传承千年祭祀传统,弘扬大禹治水精神。
11月20日,位于浙江绍兴的大禹陵景区祭祀广场庄严肃穆,气氛隆重。由浙江大禹文化发展基金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民祭大禹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民祭大禹陵典礼在此盛大举行。来自工商界、文化界、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以及海内外的大禹后裔宗亲与社会各界群众千余人,齐聚华夏先祖大禹安息之地,共同参与这场文化盛典,表达对先贤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上午9时50分,典礼在极具创新意义的无人机表演中拉开序幕,此为祭禹历史首次,象征着传统礼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随后,九响震撼礼炮鸣放,寓意“九五之尊,天下共主”,正式宣告典礼开始。整个祭祀仪程严格遵循古礼,庄重典雅,依次进行了击鼓三十四响、撞钟十三响、敬献三牲五谷、献酒献礼、恭读祭文等共计十三项传统环节,完美展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今年的献礼环节首次启用了象征古越大地悠久文化与现代经济活力的标志性“三缸”——酱缸、酒缸、染缸。当承载着千年记忆与产业根基的“三缸”被庄重抬上主祭台时,祭乐高昂奏响,宛若山河共鸣,生动诠释了历史文化与当代发展的交融共生。这场民祭典礼,也将为期三天的“大禹文化周”系列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在先期启动的大禹文化周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陆续展开,生动展现了大禹文化的时代活力。“老街市集”汇聚地方风物与非遗技艺,“文创展览”呈现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设计,“禹迹采风”引导人们探寻历史足迹,感悟先贤精神。
作为文化周的核心环节,“百人圆桌会”于11月19日下午在绍兴大禹开元观堂酒店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文化、商业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围绕“产城人文融合”主题,共同探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会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等嘉宾发表了题为《听见历史的回响》的文化串烧演讲,从多维度深入阐释了尧舜禹文化对于塑造绍兴文化气质、滋养名人文化、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同日,由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产城人文融合·创艺古城绍兴”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文创产业转化合作签约仪式、优秀文创作品展览等系列活动同步举行。这些活动集中展示了绍兴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绍兴在促进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推动优秀文化作品与市场对接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古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文化动能。
大禹祭典,绵延千年,历久弥新。从古老的宗族祭祀到现今公祭与民祭相辅相成,从庄重的典礼仪式到文创大赛、圆桌论坛、市集体验、文化寻踪等多元化、创新性的系列活动,大禹文化的传承方式在不断演进中焕发新的生机。这一系列举措,深刻展现了新时代华夏儿女坚守文化根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致敬与自觉赓续,更是对探索新时代文化振兴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实践与有力担当。(记者 吕允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