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公交车缓缓停靠
我看到的不仅是站台
更是一座城市从容展开的风景
………………

18路公交车的轨迹,是我在这个秋天最熟悉的律动。从校园到七里河融媒体中心,从学生到实习生,这段路虽然见证了身份的转换,却始终未能让我真正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直到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当我循着市井的声响走进实习单位附近两座相邻的公园,才在寻常巷陌间,遇见了兰州最动人的模样。


马滩湿地体育公园里,阳光穿过树叶,在跑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篮球场上,中年人的身影矫健如风,球鞋与地面摩擦出青春的节奏;跑道上,不同年龄的跑者踏着各自的节拍,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交响;健身区里,老人们舒展的身影与爽朗的笑声,让整个空间都洋溢着生命的张力。

穿过林荫小道,相邻的百合公园展现着另一种生活美学。这里的时光似乎流淌得更加缓慢:太极爱好者们白衣飘飘,动作如行云流水;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漫步,轻声细语间满含温情;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耐心等待着最美的光影。两个公园仅一步之遥,却完美诠释了生活该有的两种状态——既有挥洒汗水的激情,也有静享时光的从容。

站在公园交界处的柳树下,我忽然明白: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在于高楼林立的天际线,而在于它为每个普通人提供了怎样的生活可能。在马滩湿地挥汗如雨的跑者,在百合公园悠然漫步的老人,他们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这种多元与包容,让七里河呈现出独特的生活质感——既有黄河奔腾的豪迈,也有百合绽放的温婉。

这次寻常的外采,让我对融媒体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记录者,我们不仅要捕捉新闻事件的轮廓,更要读懂生活深处的纹理。那些晨光中跃动的身影,那些秋阳下安详的笑容,那些陌生人之间的温暖相助,才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故事。

再次坐上18路公交车时,窗外的风景依旧,心中的感悟却已不同。这段在七里河的时光,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好的故事,从来不在远方,就藏在每一个认真生活的瞬间里。而我们最该做的,是学会在寻常中发现非常,在平凡中看见不凡。
这条路,这辆车,这座城,这些遇见,都将成为我实习生涯的第一课——教会我如何用温情的笔触,记录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脉动。
记者:马佳丽(实习)责编:梁倩茹 审核:陈亚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