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道龙赵小荣游记《 一笔祥龙行天下 》(一二五)白帝城·瞿塘峡:夔门雄峙接云天 龙凤呈祥绘华章
秋阳铺洒长江岸,夔门雄峙锁烟霞。携祥瑞红凤踏云而来,无双道龙心怀对华夏山河的赤诚,赴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千年之约。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这座坐落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国家5A级景区,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的璀璨起点,更是集"夔门天下雄"的自然奇观与"诗城万代传"的人文底蕴于一体的文化地标。4.7平方公里的景区内,白帝城的古意与瞿塘峡的险峻交相辉映,三峡之巅的壮阔与人文遗址的厚重相得益彰,让每一步攀登都踏在历史的脉络上,每一次驻足都醉在自然的画卷中。
游船溯江而上,尚未靠岸,夔门的雄姿已刺破云天。两岸赤甲山红褐如焰,白盐山洁白似雪,两山对峙如门,将奔腾的长江束成一线,江水怒号着穿门而过,卷起千堆雪浪。这便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的取景地,"夔门天下雄"的赞誉在此刻显得无比真切——壁立千仞的山崖垂直而下,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船行其间,仿佛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拥入怀中,抬头只见一线天光,耳畔尽是江涛轰鸣,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让无双道龙不禁抚掌赞叹,祥瑞红凤亦展翼低吟,眼中盛满对山河壮阔的敬畏。
弃舟登岸,首先踏入的便是白帝城。这座原名子阳城的古城,因西汉公孙述据蜀自称白帝而得名,更因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历史典故声名远播。穿过古色古香的山门,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侧古木参天,绿荫如盖。明良殿内,诸葛亮的塑像神情肃穆,仿佛仍在推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人生;武侯祠中,楹联匾额林立,字里行间皆是后人对诸葛武侯的敬仰之情;西碑林内,历代文人墨客的碑刻琳琅满目,篆隶楷行草各显神韵,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刘备、诸葛亮隔空对话,感受着三国风云的激荡与历史变迁的沧桑。
行至观江亭,凭栏远眺,长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东去,夔门雄姿尽收眼底。秋风拂面,带着江水的清冽与草木的芬芳,无双道龙诗兴大发,吟出第一首七律:
登白帝城观夔门
夔门雄峙大江流,白帝城头忆旧游。
赤甲白盐相对出,苍松翠柏共含秋。
托孤殿里忠魂在,题咏碑前雅韵留。
极目云天千里阔,江山如画醉双眸。
祥瑞红凤立于亭角,望着江面上往来的游船与天边的流云,应声和道:
凤栖白帝望秋江
白帝城中古韵悠,江风送爽解人愁。
千帆竞渡穿夔门,万壑争流汇碧洲。
诗客遗篇传后世,英雄壮举照千秋。
红凤展翅迎新景,愿与山河共白头。
沿着山间步道继续前行,沿途古迹遍布,每一处都藏着动人的故事。传闻李白当年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忽闻赦令,欣喜之下挥毫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古名句。如今,在李白塑像前,不少游客驻足吟诵,感受着诗仙的豪放与洒脱。无双道龙凝视着塑像,遥想诗仙当年的心境,有感而发:
怀李白游白帝城
诗仙仗剑下江陵,白帝城头酒气腾。
一阕狂歌惊俗世,千言妙笔动天庭。
彩云为伴舟行疾,碧水为媒韵自生。
今踏仙踪寻雅趣,长江万里寄诗情。
祥瑞红凤轻啄花枝,望着山间绽放的野菊,轻声吟道:
白帝秋景感怀
白帝秋深景更幽,层林尽染醉明眸。
野菊吐蕊香盈袖,山鸟欢歌韵满楼。
古径蜿蜒通胜境,长江浩荡向东流。
红凤踏云观盛景,人间仙境乐悠悠。
离开白帝城核心区域,我们前往三峡之巅。海拔1388米的观景台,是俯瞰瞿塘峡全景的最佳位置。沿着登山步道向上攀登,沿途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每一口呼吸都沁人心脾。行至半山腰,红叶渐多,如火如荼的红叶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宛如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历经一番跋涉,终于登上三峡之巅,极目远眺,瞿塘峡的险峻、长江的壮阔、两岸群山的巍峨尽收眼底。长江如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穿梭,奔涌向前;夔门如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无双道龙放声长啸,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
登三峡之巅
三峡之巅揽胜景,群山万壑赴荆门。
长江似带飘千里,红叶如霞映九村。
雾锁峰峦藏秀色,风拂草木送清芬。
凭高极目云天阔,龙佑华夏气象新。
祥瑞红凤振翅盘旋,俯瞰着脚下的锦绣山河,吟出心中的赞叹:
凤舞三峡之巅
踏云直上三峡巅,万里江山入眼帘。
赤甲巍峨迎旭日,白盐挺拔接长天。
江涛滚滚催征帆,岁月悠悠谱新篇。
红凤欢歌呈吉兆,国泰民安福泽绵。
从三峡之巅下来,我们乘船游览瞿塘峡。全长8公里的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最窄、最险峻的峡谷,却浓缩了最极致的自然美景与最深厚的人文积淀。船行峡中,两岸山崖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如仙女下凡,栩栩如生。大溪文化遗址静静矗立在江边,见证着人类200万年的文明史;古栈道遗迹在山崖上蜿蜒延伸,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先民的智慧与艰辛。江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船行其间,如在画中游。无双道龙望着两岸的奇景,心中感慨万千:
泛舟瞿塘峡
瞿塘峡里浪滔滔,两岸青山入画描。
怪石嶙峋藏野趣,危崖壁立接云霄。
古栈蜿蜒留史迹,大溪文明耀今朝。
乘舟破浪观奇景,豪气干云冲碧霄。
祥瑞红凤凝视着江水中的倒影,轻声吟道:
凤随舟行瞿塘峡
舟行瞿塘景致幽,江风拂面解人忧。
山光水色皆成画,鸟语猿啼尽是秋。
峭壁千寻凝翠黛,碧波万顷起汀洲。
红凤伴龙游胜境,心随江水向东流。
游船靠岸后,我们来到白帝城前的广场上。早已闻讯赶来的游客们围得水泄不通,期待着无双道龙现场书写"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铺展开二米四长的宣纸,研好浓墨,无双道龙凝神静气,手握毛笔,气运丹田,一挥而就。只见笔尖在宣纸上游走,如龙蛇飞舞,刚劲有力的"龙"字跃然纸上,尤其是尾部那飘逸的反八拖尾,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围观的游客们纷纷拍手叫好,欢呼声此起彼伏。
一位白发老者捋着胡须,赞叹不已,当场吟出:
观无双道龙书龙字
笔走龙蛇气势雄,一挥而就贯长虹。
反八拖尾神韵足,中华龙字世无双。
围观宾客皆惊叹,喝彩声声响彻空。
龙凤呈祥昭吉兆,神州大地乐融融。
一位年轻学子深受感染,即兴和道:
赞无双道龙书龙
白帝城中聚众贤,欣观龙字写新篇。
笔锋遒劲含神韵,墨韵飘香醉心田。
反八拖尾惊天地,一气呵成动九天。
愿借龙威施福泽,风调雨顺乐无边。
一位摄影爱好者忙着记录这精彩瞬间,口中吟道:
题龙字书法
夔门之下墨香飘,龙字生辉映碧霄。
笔力千钧藏浩气,墨痕万里展雄韬。
围观游客争留影,传颂佳话满江潮。
国泰民安逢盛世,龙佑华夏万年牢。
一位本地村民看着眼前的盛况,感慨道:
观龙字有感
世代居住夔门旁,今观龙字喜欲狂。
笔走如飞神韵在,墨香四溢满庭芳。
龙凤呈祥添吉庆,风调雨顺兆安康。
中华儿女多奇志,共建家园更富强。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白帝城的屋顶上,给古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长江水面波光粼粼,夔门的雄姿在暮色中更显巍峨。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伫立江边,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此次白帝城·瞿塘峡之行,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了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更通过现场书写"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传递了龙凤呈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龙佑华夏的美好祝愿。
临行之际,无双道龙挥毫写下一首古体诗,为此次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夔门颂
夔门雄峙大江边,白帝巍峨接云天。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向东还。
诗仙遗韵传千古,三国风云映史篇。
龙书神笔惊天地,凤舞祥云兆丰年。
三峡之巅观盛景,瞿塘峡里赏清涟。
人文自然融一体,锦绣山河入画帘。
龙凤呈祥施福泽,国泰民安万代延。
愿得此身长报国,守护华夏好河山。
游船缓缓驶离码头,回望白帝城·瞿塘峡,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三峡的西入口。此次旅程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将成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愿这雄奇的山水永远壮丽,愿这深厚的文化永远传承,愿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永远萦绕在华夏大地,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