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道龙赵小荣游记《 一笔祥龙行天下 》(一二六)武陵山大裂谷:裂谷开天境 龙凤绘华章
渝州之东,涪陵腹地,藏一处天地奇观——武陵山大裂谷。这里是喀斯特地貌的精雕细琢,是地壳运动的鬼斧神工,被誉为“中国第一动感峡谷”。当晨雾如轻纱漫过群峰,无双道龙携祥瑞红凤踏云而来,身影掠过苍翠林海,落在这集山、林、泉、洞、瀑于一体的秘境之中。一场自然与人文的邂逅,一段龙凤与山河的共鸣,就此在十公里峡谷间徐徐展开。
踏入景区,率先迎接来客的是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两千余种植物铺就绿色海洋,两百种野生动物隐匿其间,负氧离子浓度达2006个/cm³,深吸一口,便觉五脏六腑都被洗净。无双道龙驻足观景台,望着远处峰峦叠嶂,云雾如丝带缠绕山腰,不禁朗声吟道:
“裂谷横空破武陵,苍松翠柏接云平。
峰峦叠嶂藏仙境,涧水潺湲奏玉筝。
龙踏晨雾寻幽径,凤栖芳林听鸟鸣。
天然氧吧身心醉,不负人间此行程。”
祥瑞红凤轻展羽翼,掠过身旁的野花丛,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映照出峡谷的灵秀。她回眸一笑,附和道:
“武陵深处裂天开,万壑千岩入画来。
绝壁千寻凝翠色,飞泉百丈落尘埃。
凤随龙影探奇境,雾伴松涛拂客怀。
最是人间清净地,流连忘返不思回。”
循着峡谷步道前行,地壳运动留下的地质奇迹逐渐展露真容。两侧绝壁如刀削斧劈,垂直耸立,最窄处不足两米,仅容单人侧身通过,这便是核心景观青天峡地缝。岩壁上纹路交错,亿万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的如猛兽盘踞,有的如仙人指路。阳光透过狭窄的天缝洒落,在湿漉漉的岩石上投下斑驳光影,耳畔传来涧水叮咚,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无双道龙触摸着冰凉的岩壁,感受着大地的脉搏,诗兴大发:
“地缝幽深一线天,壁立千仞接云端。
亿年地质留奇迹,万古沧桑刻石间。
龙行险径惊奇景,凤舞危崖叹壮观。
鬼斧神工谁造就,自然造化胜鲁班。”
祥瑞红凤立于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望着下方蜿蜒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可见。她轻声吟唱:
“一线天光映地缝,千寻绝壁势峥嵘。
溪流婉转穿岩过,苔藓斑斓覆石生。
凤啭高崖传雅韵,龙行曲径探幽程。
武陵秘境多奇景,一步一观总动情。”
行至半途,一座吊桥横跨峡谷两岸,便是天门洞索桥。桥面高悬于千米绝壁之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云雾在谷底翻腾,走在桥上,虽有护栏相护,仍让人不免心生敬畏。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并肩踏上索桥,微风拂来,桥身轻轻晃动,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临仙境。无双道龙远眺群山,胸中豪情万丈:
“索桥飞架两峰间,云雾缭绕脚下悬。
俯瞰深谷千丈险,遥观峻岭万重烟。
龙骧虎步踏云过,凤翥鸾翔逐景迁。
敢向险中寻胜境,人生豪迈亦如仙。”
祥瑞红凤低头望去,只见谷底林海茫茫,偶有飞鸟掠过,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她有感而发:
“天门洞上索桥横,万丈深渊足底明。
云雾翻腾藏秀色,峰峦起伏显峥嵘。
凤随龙迹凌空渡,心逐流云向远行。
极目楚天舒望眼,山河壮丽动诗情。”
继续前行,便到了“铜墙铁壁”景观。连绵千米的绝壁如薄刀般耸立,岩壁通体呈青黑色,质地坚硬如钢铁,是国内罕见的地质构造。阳光照射下,绝壁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无双道龙驻足良久,望着这雄奇的绝壁,赞叹不已:
“连绵绝壁似铜墙,矗立千秋气势昂。
铁骨铮铮迎日月,苍颜默默阅沧桑。
龙巡古壁惊雄魄,凤赏奇崖醉雅肠。
大自然中真杰作,武陵胜景永流芳。”
祥瑞红凤轻抚岩壁上的苔藓,感受着岁月的痕迹。她望着远方的云雾,轻声吟道:
“铜墙铁壁立千秋,气势恢宏冠九州。
青黑岩崖凝霸气,嶙峋怪石显风流。
龙游胜境情难抑,凤舞名山意未休。
愿借天然灵秀色,长留美景在心头。”
行至海拔1200米的云雾阁,这里是俯瞰峡谷全景的最佳位置。四季云雾缭绕,登阁远眺,群峰如黛,峡谷蜿蜒,云雾在山间流动,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凭栏而立,感受着山风拂面,俯瞰着脚下的大好河山,心中满是感慨。无双道龙朗声道:
“云雾阁高接碧天,凭栏远眺景无边。
群峰叠翠铺青毯,峡谷蜿蜒系白棉。
龙护山河呈锦绣,凤衔祥瑞兆丰年。
人间仙境何处觅,武陵深处有洞天。”
祥瑞红凤望着天边的晚霞,晚霞染红了云雾,景色美不胜收。她轻声吟唱:
“登临胜境云雾阁,千里江山入眼窝。
叠嶂层峦含秀气,流岚飞雾蕴清和。
凤栖高阁观奇景,龙踞危崖唱赞歌。
愿得山河常锦绣,国泰民安乐岁华。”
此时,云雾阁旁已聚集了不少游客,大家听闻无双道龙将现场书写“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纷纷围拢过来,翘首以盼。无双道龙取出笔墨纸砚,铺展开两米四长的宣纸,凝神静气。只见他提笔蘸墨,手腕转动间,龙毫如游龙穿梭,一笔而下,气势连贯。“龙”字的起笔苍劲有力,转折处刚柔并济,尾部如流星赶月,拖出长长的弧线,宛如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栩栩如生。
围观的游客们纷纷鼓掌叫好,有人忍不住吟诵起来:
“笔走龙蛇气势雄,一挥而就贯长虹。
反八拖尾含深意,铁画银钩见真功。
龙佑中华呈吉兆,凤衔紫气绕晴空。
围观宾客齐称赞,墨香飘过武陵峰。”
一位白发老者捋须点头,有感而发:
“妙笔生花写巨龙,行云流水韵无穷。
两米四尺铺长卷,千载文明寄此中。
国泰民安歌盛世,风调雨顺庆年丰。
武陵见证龙图现,祥瑞临门万事通。”
旁边一位年轻游客也即兴赋诗:
“现场挥毫绘巨龙,引来万众睹真容。
笔锋凌厉藏刚劲,墨韵悠长透雅风。
龙凤呈祥开景运,山河焕彩映晴空。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红。”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轻声吟道:
“龙字雄浑耀眼前,墨香阵阵沁心田。
孩童驻足惊鸿笔,长者凝眸忆旧年。
凤舞龙腾歌盛世,民安国泰乐无边。
愿将此景长留存,代代相传福寿延。”
书写完毕,无双道龙将“龙”字悬挂起来,阳光照射下,墨色生辉,“龙”字仿佛活了过来,与身后的峡谷奇观相映成趣。游客们纷纷上前与“龙”字合影,欢声笑语回荡在云雾阁上空。这“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不仅是一幅书法佳作,更承载着龙凤呈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龙佑华夏的美好寓意,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夕阳西下,余晖为武陵山大裂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满是不舍。此次武陵之行,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受到了中华大地的山河壮丽与文化底蕴。祥瑞红凤轻吟一曲古体诗,为此次行程画上圆满句号:
武陵裂谷开天境,龙凤踏云觅胜行。
地缝千寻藏秀色,绝壁万仞显峥嵘。
索桥凌空观云海,高阁凭栏听松鸣。
一笔龙图昭吉兆,华夏山河永太平。
暮色渐浓,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的身影消失在云雾之中,唯有那“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的墨香,与武陵山大裂谷的灵秀之气交融在一起,久久不散。而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也随着山间的清风,传遍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