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在秦岭,西五台在西安城里,中五台在咸阳城中,北五台有人说是泾阳的嵯峨山,也有人说是铜川耀州的药王山。一直想去看一看,直到今年成行。
老同学韩刚强,从新疆回到陕西,已经是一名律师。工作之余,相约去铜川散心。我们俩在山下看了棉花库,然后开始登山。药王山,本地人不售票,我们外地之人买票进去,发现景区很热闹,就像闹市一般。拾级而上,边走边呼吸新鲜空气,边流汗边喝水,促进新陈代谢,舒服至极。到了山顶,升起无人机,发现药王山的神奇之处,周边都是一片荒芜,只有药王山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看来地理环境形成小气候,怪不得作为养生圣地。
药王山,为子午岭余脉,自古就是名山。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药王山古称风孔山,“在华原县东五里”。神奇的就是这里的石头可以发出音乐,《五台山记》云:“山石可为磬,叩之铿然有玉声,故一名磬玉山”。明代四川按察使乔世宁为耀州人,他在《耀州志·地理志》云:“山出青石,唐天宝中取为磬。其后郊庙乐遂废泗滨磬。”我试着敲打,可能方法不对,没有发出异响。
药王山的“五台”之名来自北宋,山上有五座山峰,顶平如台,又名五台山。五台各有其名,东曰瑞应台、南曰起云台、西曰升仙台、北曰显化台、中曰齐天台,与南五台和西五台的称呼并不一致。清代为别于长安之南五台,称此山为北五台。乾隆时,耀州学正吴镇撰有《北五台山赋》,载《续耀州志·艺文志》。民国时,《华原风土词》有“古柏千株翠作堆,城东佳气若浮来。非关黄白飞升事,胜概无如北五台”的美誉。
药王山乃民间俗称,是因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人们尊称他为药王而得名。山上的药王大殿,升仙台、文昌阁、玄元殿、拜真台等遗迹、建筑,多与药王传说有关,还有历史上的名医岐伯、雷公、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皇甫谧、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塑像,游人太多,没有细看。除孙思邈外,还有扁鹊、华佗被尊为药王。唐代张仲景被尊为“医圣”,明代李时珍被誉为“药圣”。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大都演变为道教中的“真人”。就连藏医之祖宇妥.元旦贡布,也成为了“医圣”,供奉在寺庙中受人膜拜。佛教中有药师佛,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他的儿子阿斯克雷庇亚斯是医药之神。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头痛发热,对医药之神的崇拜最为普遍。对养生之地,也十分向往。如四川眉山,号称是彭祖养生之地。山东龟蒙,号称是南极仙翁修行之地。西安终南、海南三亚,都有“南山不老松”。江西庐山,是“悠然见南山”之地。共同点是有山有水、气候好。处于北方的药王山北五台,能跻身其中,确实不同凡响。
我们俩下山之时,已过中午,广场上人更多了,也有几处套圈游戏的摊位。其中有个小孩抱着玩具在哭,大人在旁劝说。大约是孩子在玩套圈游戏,钱花了,也没达到满意的效果。岂止孩童,不少成人,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心态有了问题。心病难医,即使药王在世,不免要大费周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