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盐龙灯”亮相即惊艳!11月21日至22日,四川自贡文旅再次惊艳亮相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主论坛上《2025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课题报告》解读中,将自贡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进行了解读。在中外文旅交流互鉴大会,向全球推介“盐龙灯”三大世界级IP。在熊猫文创集市,自贡展位更是获得极大关注。
活动现场
世界级IP引领 自贡文旅融合发展案例被大会解读
在11月21日的主论坛中,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作《2025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课题报告》解读,将自贡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示范项目进行解读。
据了解,自贡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形成了以“盐龙灯”三大世界级IP为引领、产业集群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的鲜明模式。其通过“主客共享”理念优化公共服务,并创新打造智能仿生恐龙巡游、文商旅融合市集等多元体验场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24年,自贡市接待旅游人数5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5.77亿元。
活动现场
自贡市系统性塑造了“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三大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其盐业遗产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恐龙化石群跻身世界地质遗产,自贡灯会更助力“春节”成功申遗。通过“夜游釜溪”等科技夜游项目和“灯会+”“+彩灯”模式,自贡市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创新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通过景区“强基焕新”行动、自贡市构建起“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并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持续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验,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旅游业体系。自贡市还力促彩灯产业迈向百亿级,被誉为“天下第一灯”的灯展项目占国内85%、国外92%的市场份额,已成为自贡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凭借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双基地”优势,自贡市推动彩灯、杂技等文化贸易出海,其彩灯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占据92%的国际市场份额,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有利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活动现场
寻盐寻龙赏灯 传统灯会与流行IP联合吸引百万游客
在11月22日召开的中外文旅交流互鉴大会,主旨演讲环节,腾讯互娱天美市场中心负责人景大源的分享,“自贡灯会以数字IP与文旅融合实践”再获关注,传统灯会与王者IP焕新联合,带动用户线下沉浸式打卡,吸引100万游客线下实地参与体验。
自贡城市分享官以“‘自’有千年韵 ‘贡’赏满城光”为题向全球推介自贡文旅,带领嘉宾们一起走进“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美食之府”。
在千年盐都自贡,可“寻盐之源”。在燊海井,可看盐工从地下千米汲取卤水,经柴火熬煮凝结成盐的制盐过程。在盐业历史博物馆,可了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夜幕降临时登上“夜游釜溪”画舫,尝一份盐帮小吃、听一曲盐工号子,感受“一勺清泉照千秋,万家灯火耀盐都”的慢生活气息。
在恐龙之乡自贡,也可“寻龙之踪”。在自贡恐龙博物馆触摸恐龙骨架;在侏罗纪场景体验史前地球风光;零距离观摩化石修复,还可以亲手完成“化石拼接挑战”。在方特恐龙王国的裸眼4D球幕影院,随“翼龙”在恐龙山谷飞翔穿梭;乘坐探险车深入地心,在恐龙横行的地下与怪兽斗智斗勇;而仿真恐龙机器人更是“活”在城市中。
在中国灯城自贡,还可“赏灯之光”,赴万盏之约,玩光影奇趣。在自贡不仅能看到“高、大、新、奇、特”的彩灯,还可以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彩灯体验项目。在中国彩灯博物馆,可探寻彩灯起源、欣赏历代精品;在彩灯非遗工坊,可自己动手扎灯、绘灯、点灯,让非遗在手中亮起,把“光影浪漫”带回家。
在美食之府自贡,还可品味盐帮盛宴。盐帮菜“麻、辣、鲜、香、嫩”,是刻在自贡人骨子里的味道。坐进街边小店,冷吃兔越啃越香,火边子牛肉越嚼越有味。“吃得咸,看得淡”更藏着这座城市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
活动现场
29款特色展品 自贡文创亮相熊猫文创集市
活动中,自贡展陈以“城市记忆·非遗匠心”为核心,将地域文化与文创巧思深度融合,带来29款特色展品。
从燊海井、王爷庙等地标冰箱贴,到浓缩城市风貌的印象帆布袋、通影杯,以国潮画风复刻千年盐运文明,天然富锶盐等产品则彰显自贡“千年盐都”的深厚的盐业历史积淀与独特资源禀赋。时空龙骑士公仔、扎染恐龙玩偶等,让远古巨兽“恐龙”更具亲和力。扎染折扇、熊猫挂件、剪纸灯等传递自贡“小三绝”的巧思,折纸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光影结合,尽显非遗美学。
活动现场
展品兼顾实用与纪念性,小到钥匙扣、书签,大到礼盒、装饰灯,覆盖日常场景与伴手礼需求,既让自贡文化可触可感,更传递出“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理念,展现自贡开放包容、传承创新的城市气质。
据了解,自贡市已连续两年参加了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熊猫胖达”灯组璀璨亮相,以灯为媒、以熊猫为韵,巧妙融合自贡彩灯与熊猫元素,成为各界宾朋瞩目的焦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