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之行开始了。
2025年11月6日的下午,我和几位同学坐上拉萨至重庆的火车。列车驶过时,进入我眼帘的一幕幕真切而又陌生。我看到苍凉壮美的青藏高原,在夕阳西下时,天边染上一抹绚烂的金红,整个青藏高原被笼罩在一片祥和与宁静之中。
我还看到了黄土高坡的沟壑纵横,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黑白画卷。车厢里同伴们的侃侃而谈,全国各地方言的喧哗声此起彼伏,加杂着方便面特有的味道,和“咔擦咔擦”的磕瓜子声音,共同谱写出生活的交响曲。
我在车箱关灯前就上床睡觉了。一觉醒来已是到了重庆界内,赶快收拾行李,早上6点10分就要到达重庆西客站了。当我们走出车站,漆黑的天空飘着细雨,空气中弥漫着刚揭开蒸馒头锅时飘出的气味,钻入我的鼻腔,是湿润,是清新,我贪婪地用力吸吮着,这是大自然对南方地区最精细的馈赠。2个多小时后,在同车站乘坐重庆至南宁的动车继续前行。5个小时的车程,我看到的景色充满了灵动与生气,绿意盎然的山水让人很养眼,既大气磅礴又温婉细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这些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许浮光掠影,不够深刻,但它已经记录下了这一段仿佛含着雨露的时光,令人怀念。
很多人说,人过65岁,又是进入另一个阶段,心力、精力和体力都有所下降,不管前人的总结是否合适每个人,但就我而言,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
一个甲子的时光过去了,很多同学都经历了不同的危机和苦痛,但无论是苦辣酸甜,还是风霜雨雪,还是悲欢离合,都像电影的分镜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幕幕地上演了。经历过了这一切,我们会更加深切地懂得爱与包容,懂得感恩与怀恋。更是过了耳顺之年,我们能够更多地倾听不同的声音,更深地理解复杂的人性,保持自己的音色,坚韧而独立。
就这样,很庆幸,在我们六十多岁后,勇气和信心,没有被经历过的苦痛所吞噬,没有被不同的声音所控制,正常生命所需的能量依然绵密地埋藏于我们生命的肌理中,与我们共呼吸,使我们更强大。
我们一行人,都是过了耳顺之年,竟能都有着共同的心愿。于是,我们准备好了,我们相约出发,去远方,去见想见的同学。
7日下午2点20分,我们走出南宁东火车站,见到了来接我们的孟行长。他是我们不同班的老同学,见面时刻,每个人都很激动,在矜持中含蓄地握手。后来他告诉我们说,来接我们的路上,他对与我们见面的场景有很多的想象,想与每人拥抱一下,可真的见面后还是克制地只与大家握了握手。我们都知道,开朗、大气、豪爽、仗义的东北汉子,在遥远的南方,见到了这么多久违了的朋友,他是何等的高兴和快乐呀。他开着为我们租来的7座车,动作麻利地往车上装行李。此刻,我知道一些他的身体状况,很心疼他,但我不能说。
很快我们离开了南宁东火车站,驱车向南宁机场驶去,要去接我们的书记。他是从杭州赶过来与我们大家会合的。见面的情景与上面我所叙述的差不多,每个人都很兴奋,大家在车上相互问安,很久不见了,在异地相见,别有一份不同的心情洋溢在每个人的眉间。
长途旅行的疲劳,被这欢快的场面抚平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