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陕文投集团紧紧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陕西省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建设目标,以“文旅+科技”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文化消费新空间,打造文旅体验新场景,持续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新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创新引领供给、以供给激活消费的转型升级之路。
芙蓉新天地-数字娱乐综合体
面对游客需求从“看景”到“入景”、从“观光”到“体验”的深刻变化,陕文投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重新勾勒文旅消费的空间形态。
在西安曲江,曾经的芙蓉新天地购物中心经过“腾笼换鸟”,已蜕变为一座5万平方米的数字娱乐综合体旗舰店。这里汇聚了大空间沉浸式VR、行进式密室、光影剧场等九大类新兴业态,引入了西北首家“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国内首个无界VR互动体验《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等标杆项目。
通过“数字娱乐+特色餐饮+主力业态”的组合,该项目不仅打破了传统商业空间的局限,更构建了一个集娱乐、社交、消费于一体的城市文旅新地标,实现了从“卖商品”到“卖体验”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周边消费能级。
外国游客体验《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
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根基,陕文投集团运用前沿科技手段,让静态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古老的文明“潮”起来。《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项目,依托秦陵博物院数十年的考古研究成果与国家863计划物探数据,对神秘的地宫进行了严谨而震撼的数字复原。
游客可借助5K超高清视界与手势交互技术,得以“亲手”推开地宫大门,“直面”兵马俑军阵,完成一场穿越两千年的沉浸式考古探险。该项目与秦兵马俑、《赳赳大秦》演艺共同构成的“新三秦文化套餐”,已成为西安文旅市场的新爆点。
长安十二时辰项目二期
与此同时,长安十二时辰项目二期“倾城之喜”加速推进,二期项目以太平公主大婚为主线,借助AI交互、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一场跨越千年的“喜文化”盛宴。项目致力于从“主题街区”升级为“超级长安”唐文化主题乐园,通过构建演艺矩阵、体验矩阵和消费矩阵,形成规模效应,推动文旅数字化转型迈入深度场景化新阶段。
多部微短剧在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制作服务基地拍摄中
产业生态的重塑,商业模式的变革也是激活文旅消费潜能的动力源。面对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陕文投着力打造AI+短剧全产业链平台,建设“一基地四平台”,包括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制作服务基地、AI短视频智能创作平台、微短剧审核服务平台、海外发行平台和国内投流发行平台。
“该平台将有效补齐西安短剧产业链短板,在不断放大优势的同时,将‘在陕拍摄’转化为‘在陕制作’和‘在陕投流’,从而带动本地就业、服务消费和文旅宣传,形成‘以剧带旅、以旅促剧’的良性循环,释放‘文旅+科技+短剧’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AI+短剧全产业链平台项目组负责人说。
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
在平台经济领域,集团打造的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以AI大模型和数字交易技术为支撑,构建了“智能体中枢+产品资源+分销渠道+供应链金融”的“3+1”体系。目前已整合超8000家旅行社和数十万级文旅资源,累计交易额超70亿元,显著提升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资金流动性,为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水。
陕文投集团的系列实践,既是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着力扩大内需”部署的生动体现,也是贯彻落实陕西省“做强文旅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目标要求的具体行动。通过将人工智能、XR、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入文旅项目的策划、建设、运营与输出全过程,不仅成功培育了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更探索出了一条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型的文旅产业升级路径。
由“博观文旅”大模型生成的历史场景
“未来,随着‘博观’文旅垂直大模型、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等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更多创新应用的落地,以科技之力解锁文化密码,以场景之新点燃消费热情,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将为陕西乃至全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华为·陕文投文旅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负责人说。
当前,陕文投集团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加快“人工智能+文旅”的技术攻关和研发应用,创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文旅智能科技、文旅数娱科技、文旅融合科技三大产业布局,打造一批文旅科技创新平台,赋能陕西省文旅产业数智化升级。
来源| 陕文投集团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