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52次列车满载文化产品和文艺元素驶入旅客的视野,让旅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当地文化气息的浓郁。这列文味十足的火车,将“铁路+文化+旅游”新模式不断推进,充分调动游客感官,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是一次“铁旅”融合的大胆尝试。
从“熊猫”专列、“银发旅游专列”,到苏超“球迷专列”、“歌迷专列”,以及京津冀全景观光旅游列车,铁路部门“摸着石头过河”,紧扣旅客需求,紧跟时代潮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孜孜寻求发展新路径。此次文化剧场走上火车,更是将生动活泼的文化历史剧情重现在旅客眼前,让旅客耳目一新。专业演员扮演的“包公”与旅客热情互动,其背后激荡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府历史底蕴;苏轼等真人NPC在车厢中吟诗作对,邀约游客互相PK,这场“穿越剧”,紧跟潮流,彰显了八朝古都的宋韵雅意;《南衙千秋月》沉浸式演绎更是将游客带回千年之前,饱览汴京盛景,“豫”见繁华与美好。这列“移动的文化剧场”,不仅成为了沿线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更加深了游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了秋冬旅行选择,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整列火车的车厢内部设计也是独具匠心、底蕴十足、细节拉满。洛阳牡丹之韵、清明上河图之景、回纹的云气之道、木纹的禅学雅静等多重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在此充分融合,和谐融进车厢装饰之中,绘就出中原文化的多彩多姿。文化元素融入内部设计,不仅让艺术美感淋漓展现,也将河南浓厚的文化底蕴徐徐铺开,更是将火车打造成了传播文化的移动载体,实现艺术美学、文化体验与文化传播的有机结合。此外,车厢还设置专门娱乐室,满足喜欢唱歌的旅客需求,体现出铁路部门的关怀入微,是对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出行的尊重与回应。
“移动的文化剧场”实现情景剧与旅游景点的无缝衔接。当游客被车上豫剧、武术、泥塑、书法、国画等特色文化元素所感染时,河南文化特色已经悄然入脑入心。游客下了列车前往相关旅游景点已经“提前预热”,车上的文化渲染将助推游客更好融入景点游玩。这种贴合度极高的安排,让旅客舒心省心,畅游无障碍。同时,移动文化剧场加强了旅客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于旅游景区文创产品的购买欲,让区域经济活起来。
满载文化元素的列车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强烈期盼,也是铁路+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当前,秋冬游正处火热时期,“铁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新模式。未来,铁路与旅游的关联将更加紧密,相信相关部门会探索出更多新路径,旅客出行将会有更多选择,共同绘就流动中国新图景。
(来源:中国网 作者:崔炎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