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再造,让千年文物“活”在当下;业态重构,博物馆变身“生态剧场”;诗意赋能,自然山水成为“无边舞台”……《今上岳阳楼》《洞庭幻境》《赊月洞庭》三台数字大戏先后呈现,引爆了岳阳文旅产业的深刻变革。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全面赋能文旅产业,推动发展方式变革。几年的接续奋斗,岳阳交出了一份“科技+文旅”深度融合的岳阳答卷。
三场“幻境”创新数字文旅业态
曾经,游客只能在岳阳楼下拍照留念。如今,他们手提灯笼,跟随演员穿行于亭台楼阁,在360度5D幻境中感受庆历年间的市井烟火。
《洞庭幻境》打破传统展陈模式,开创“展、演、研、宴”四位一体体验,270度环绕巨幕与精密数控装置,让“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触手可及。
《赊月洞庭》以“诗境、仙境、秘境”为主题,运用全息投影和数字光影技术,把整个南湖变成了一座天然舞台……
在岳阳,科技正以各种方式唤醒传统文化,这三台各具特色的演出,共同构成了岳阳文旅的数字化新面貌。
正如“十四五”规划所倡导的,科技正在全方位融入文旅体验。曾经静态的文化资源,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活态空间。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能够走进历史、体验文化的参与者。这种改变,正在重新塑造着岳阳的旅游形象。
数字节目变身“留客”强力磁极
“国庆期间每日连演7场,上座率100%,6天就吸引超1.1万人次观演。下午3时门票售罄成常态,网友感叹‘抢票如抢演唱会门票’。”岳阳瓴岳公司营销负责人赵碧舟用数据说话。
这些数字背后,是游客用脚步投出的信任票。数字节目正成为吸引远方客源的强力磁极。
文化热的辐射范围远超景区。10月3日,在湘超联赛岳阳主场,《今上岳阳楼》原班人马带来的《吾谁与归》惊艳亮相,李白、杜甫、范仲淹等文坛巨匠“穿越”到绿茵场,赢得数万球迷阵阵喝彩。
“几档数字节目让岳阳不再是过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停留两日甚至更久。”市城投集团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目矩阵正在改写岳阳的旅游经济生态。
从“一票难求”到“联营共赢”,数字文旅正悄然重塑岳阳的旅游经济生态,从“一日游”到“多日留”的转变,标志着岳阳正从旅游“过境地”向文化“目的地”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激发文旅产业无限可能
从景区到球场,从白天到夜晚,岳阳用创新方式讲述着千年故事。
在国家一级作家、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黄军建看来,“这些节目找到了文化传承的‘活态密码’。‘忧乐精神’、生态智慧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这才是真正的古今对话。”
这正是“十四五”规划倡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岳阳文旅创新的先行者,这三台数字大戏探索的“文化为本、科技为用、体验为王”模式,为传统文旅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洞庭之畔,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这场“双向奔赴”,正在悄然改写千年古城的旅游基因,从“路过”到“不可错过”,岳阳的探索证明:当文化遇见科技,当传统拥抱创新,岳阳“楼·湖·岛”文旅发展新格局将呈现出无限可能,甚至为你我再造一个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来源 |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智慧图片 | 彭正阳
【来源:岳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