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双阳区厚积薄发、华丽蝶变的关键五年。双阳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仅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将享誉全国的“中国梅花鹿之乡”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鹿文化”与“森林生态”相映成趣,走出了一条“生态有价值、文化有活力、产业有收益、百姓有奔头”的特色发展之路。
双阳区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十四五”期间,双阳区着力推动梅花鹿产业实现规模、质量、品牌的全方位跃升。双阳区现有养鹿户1.3万户,养殖规模稳居全国前列,拥有双阳梅花鹿、东大梅花鹿两大特色品种;成立梅花鹿产业发展服务团,为产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全区现有涉鹿市场主体数千家,产品涵盖十大类1000余种。
东鳌鹿业作为双阳区鹿产业龙头企业,成立于2012年,是集“学研产、养加销”为一体的梅花鹿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企业,现已拥有科研专利23项,国家项目75项,正加速布局大健康产业赛道。
吉林省东鳌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艳梅:吉林省肉用梅花鹿品种培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个梅花鹿鹿肉的标准。下一步,主推的是保健食品。
近几年,双阳区坚持种源培育和提纯扶壮,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梅花鹿养殖,到“十四五”末,全区梅花鹿发展总量达到40万只,较2020年增长28%;千头以上养殖场从2020年9个增加到16个,五年间获评国家级保种场1家、省级保种场12家。
五年来,双阳区科学制定梅花鹿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坚持强二产、带三产、促一产,鹿业加工企业发展到65家,较2020年增长3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8家。目前全区梅花鹿产业实现了“种源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检验检测、科研创新、文旅融合”的全链条覆盖。
双阳区畜牧业管理局局长 李东旭:展望“十五五”,我们将立足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深度做好双阳区梅花鹿产业的规划布局,大力抓好规模养殖、项目建设、招商合作和科技创新,建设梅花鹿种源繁育、科研实践、精深加工、产品集散、鹿文旅融合“五大基地”。
“十四五”期间,双阳区以梅花鹿产业为特色内核,提供独特文化IP和产品支撑;以文旅产业为展示窗口和流量入口,扩大鹿品牌知名度与消费市场。
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践行“鹿文化+森林生态”理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体验,把鹿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场景,最终实现生态有价值,文化有活力,旅游有收益的良性循环。
神鹿峰旅游度假区项目负责人 杨祥:将鹿鸣谷区域生态养殖和沉浸式互动深化结合,串联归来镇、鹿鸣谷、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三大主题区,实现“一票畅玩”的产品创新,将研学和场景相结合,融合自然教育、红色教育等内容,研发青少年研学产品,实现文化赋能的突破。
面向“十五五”,双阳区正以奔跑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中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效双升,为加快建设“市域新城区”,实现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奋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