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和朋友聊天时谈到了各自的老家,每次说到这个的时候她总是充满了惋惜,因为在她的印象里,自己的老家曾经无限接近于划进烟台市区,有更好的发展,如今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市下辖的普通城镇。
她的老家,是栖霞桃村。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地方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在潍烟高铁开通以前,几乎所有进出烟台的火车都要经过桃村站,陌生则是因为即使无数人从这里经过,但却很少有人真的了解过她。

桃村地处栖霞东南部,和福山区、牟平区、海阳市都有交界,是进出烟台的关口之一。上世纪50年代,烟台第一条铁路——蓝烟铁路穿过这里,并设置了桃村火车站。自此之后,桃村成为了烟台大部分铁路进入烟台市区的最后一站,也因此拥有了重要的城市地位。
我于是上网搜了一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位网友在贴吧里发的关于桃村发展的遗憾——
桃村的地理条件放在县城之中也是相当不错的,最终却只发展成一个较大的镇,不能不令人唏嘘。网友表示,桃村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多条铁路线在此交汇,早在几十年前这里就是烟台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这里地势平坦,各类资源也十分丰富,本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这里距离其他城区距离较远,如果能将周边部分村镇划给他,同时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极有可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县城。一旦桃村发展起来,还能反哺栖霞。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周边一些原本条件不如桃村的地方,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崛起,而桃村却一直停留在镇的级别。
其实,桃村在十多年前曾经是烟台重点发展的片区之一,当年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市区不少地方。但是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桃村已经从烟台市区的发展版图上完全消失了,曾经的各项规划中也没有了它的身影。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桃村发展的停滞不前呢?有网友说,十几年前烟台重点发展南部新城的时候,确实有过将桃村划归烟台市区的想法,但是现在烟台的发展重点已经转向了西部,桃村自然也就没人提了。

相反,与福山相邻的臧家庄却在政策的引导之下划归了烟台市区,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也充分说明一件事,在城市发展中,政策导向和扶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政策倾斜,获得资金、项目等资源投入的地方,才能谈发展。
如今烟台的发展重点,无论是经济还是交通建设,似乎都转移到了西部。
除了已经建成通车的潍烟高铁,还有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荣乌高速改扩建以及多条对外交通线路的建设,都在说明西部交通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潍烟高铁通车后,进出烟台将不再依赖于南线,桃村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受到挑战。

当然,桃村的交通优势依然存在。有网友说,桃村也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吸引外部的资金和技术。同时,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比如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要能够找准定位,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桃村或许能够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