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喝口甘泉水
文/郭书宣
青龙口、半坡山和甘泉头,是家乡樊村镇的三大看点。
今天,先说甘泉头。
为什么叫“甘泉头”,因为它是那条甘泉河的源头。
甘泉河,这条充满诗意的小河全长30公里。河水清清,从丘陵谷地到平原,由谷家窑(樊村镇任村下辖的自然村)的甘泉头经伊川鸦岭镇樊店村,群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向东北流经洛阳丰李镇的河口汭于洛河。
宜阳,山川秀丽宏伟,气势油然而生。其大地血液所形成的洛河有一条支流——甘泉河。
青龙口山南,风靡豫西的甘泉头随天而生,得天地之灵气,源流不断。泉眼如幼儿握拳,涌出珍珠粒般大的清冽水珠,此泉水不仅甘甜生津,更具有美容的神奇功能。
历史的传说,总是涂满着神秘的色彩,而它却那么低调。
这甘泉河在天地初开之际,就已经隐隐现出一副仙境的样子。轩辕黄帝曾偶经此处,发现这里轻烟缭绕,充溢着充沛的灵气,让人一到此处就感到心悦神怡,不仅提神而且这雾中还自带清凉之感。
武皇则天到半坡山寻找历史真谛,途中竟然遇到这么一处圣泉,她对此好奇不已,命人将车拐到此地,武皇进入甘泉头只呆了片刻,立感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此后,马蹄疾疾,一辆辆马车往东都送去甘泉水。一路走常川,经河口,一直送到东都皇宫城。武皇则天在洛阳当了30年女皇,其中,她的最后几年喝的就是甘泉头的水。
2025年11月8日,那是一个周末,我有幸随宜阳县职工作家协会20余人来到家乡樊村镇的甘泉头。
在谷家窑这个百十口人的小村子北边,有一座带点古味的八角亭。据说是洛阳市政协委员、本村的乡贤谷德泉捐资修建的。
甘泉头就藏在八角亭里。一股活水,清澈,鲜洁,从亭子东边堆砌的石头缝里向外流淌。假若没有这甘泉头,宜阳青龙口山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曾经有那么多年,甘泉头所在的地方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处圣景。
当年的甘泉头和它的村庄什么样子呢?本地的老人都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留下的那一幅真实的画面。
甘泉头周边是一片湿地,里面长着一大片芦苇,人们叫它“苇子园”。湿地外围是一株株扁扁圆圆的榆树和杨树。远远望去,像是一片飘渺的青烟。一对对喜鹊时集时散,在青烟袅袅间嬉闹着、追逐着,忽地又呼啸着飞到湿地,碎成一支支细微的歌影……
北风吹起,散散落落的小村里,户户农家小院里梨树叶簌簌飘落,最耀眼的,便是那一颗颗饱满的晚秋黄梨,村里村外飘满了梨香。每天清晨村民挑着木水桶,或提着瓦罐去泉里取水,孩子们则在周边戏水玩闹。
谷家窑的村民用甘泉水做小米饭,是家家户户的必选。米香一家连一家,香满了一道沟。当年缺少小麦粉,用白玉米面做的蒸馍洁白如玉、洁净透亮,黄玉米面做的蒸馍金黄灿烂。庄稼人食欲全来,胃口大开,入口滑爽,那口感过瘾着呢!
今天,小山村的人无论漂泊何方,那泉水做成的面食,总能唤起对先人生活的记忆,甘泉头成为人们对乡愁乡情一种永不可忘的怀念。
好端端的甘泉头,一眨眼就消失了。
这便是个中国人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咱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
这块地方在1958年下游的任村村西修建了一座水库,那甘泉头愁坐在大坝里。夏季洪水一来,它慌里慌张左一躲,右一躲,最终没有逃出厄运,被淹没在水库里。
又是夏天。
时间留下50年的背影,甘泉头忍辱蒙垢,早已沉睡在水库的底泥中。老天爷实在看不惯了,一场大雨悄然到来,洪水把水库憋得满满的,当洪水憋足了劲儿,一下子把大坝冲跨了,甘泉头重见天日。
甘泉头被淹在水里整整50年呀!
五十年了,
五十年了!
五十年后甘泉头活灵活现地又冒出来了。甘泉头归来,怎不喜笑颜开!历史的脚步选择在这里驻留,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大逆转!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它老那么翻
腾。你站在那里呆呆地看上三分钟,便感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它。
苏醒后的甘泉头永远老老实实、兢兢业业;
丝丝地冒,汩汩地流!
泉醒了,树绿了,花开了……
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甘泉头里里外外香喷喷的,散发着莫名的诱惑。
任村的大喇叭——任海宽老先生,走到那里广播到哪里。他脑袋剃得光光的,加上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兴奋地挥舞着双手:“我说的这条河呀!咱可不是忽悠人的。谷家窑甘泉头广布的清泉从北山到南岭的岩缝中层层过滤,自然纯净,甜美干洌,养人育人。这个地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湿润,四季分明,鸟语花香般的自然山水,如春风化雨,渗透其身。”他兴致极高,边说边打着手势。
青龙口刮来的风爽爽的,吹着任海宽的光头。于是他越发激动,接着往下说:“伙计们,女士们,你看俺任村的姑娘。水润身,泉透脸。在它的滋润下,个个养育得肌肤湿透,皮肤白嫩,身材端庄。这种白呀!根本不用抹粉装扮,就已经天生丽质,自然天成。这条甘泉河成就了河沿岸的姑娘眉清目秀,身段苗条俊丽。你看,一个个洁白皮肤的少男少女站在俺家的村头,正展示任村人的风采呢!”
有人讥笑他是个大喷仙。
应该说,任海宽老先生一套一套的理儿,才理出了甘泉头原来的样子。
寒露过后是霜降,一场秋雨一场寒。然而,今天已是立冬的第二天,连一点寒意也没有。
作家群里的那十几个女士,看表情,谁都羡慕武皇饮过的水,更羡慕甘泉头水灵的姑娘,这伙女人再也存不住气了。
机敏的翟向丽拉着露珠的衣角,指着下边的一处浅滩:“姐妹们看,那水清得像玻璃糖纸!”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阳光斜照在水面,折射出琉璃般的光泽。那一刻,我心头一颤——这不正是大自然的那甘泉水吗?
那任琼雪,用手掬一捧清水,又让它从指头缝隙里滴落。她是这个村子的人,好像这甘泉头就是她家的,她神秘兮兮地炫起来:“姐妹们,尝尝俺家乡的水,今天你透灵,明天你成精!”
女士们一边品尝,一边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司伟平先生走过来,眼睛瞪得亮亮的,他提高嗓门说“这,才叫圣水呢”!
我独自踱步,然后默默地蹲下身,将手伸进溪水中。凉意瞬间从指尖蔓延至全身,仿佛时间也被这清凉冻结。
南边,从村口传来鸟鸣与风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都感到新奇。团里的凌巧云、王芳、张亚玲等一群女作家,你看那灵动的眼神,她们忙着倒掉矿泉水,争着灌装甘泉头的圣水呢!
甘泉头时时自勉,敢于面对现实。它已找到新路,必须发扬光大!
洛阳和谷家窑,一个九朝古都,一个山窝窝。谷家窑的甘泉水轰然出世,已经在洛阳闪亮登场。
这委实是一处饱含玄机的甘泉头。
我静静地闭上了眼,像是在沉睡,又像是在沉思:人们总爱用最魅力的词儿来赞美它。
是啊!谁不想喝口甘泉水。

作者简介:
郭书宣 宜阳县直单位退休公务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