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条热搜,说某5A景区宣布“永久免门票”,底下评论区却炸开了锅。
有网友晒出账单:门票0元,景交车80元,索道往返120元,加上保险杂七杂八,人均花了两百多。
这哪是免费游,分明是“换个地方收钱”!
如今越来越多景区跟风搞免费,可这背后的“消费陷阱”,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零门票”的幌子:景交车才是“主力军”
咱先算笔账:以前逛景区,门票100元可能就搞定了。
现在门票免了,可一进景区大门就被告知,核心景点离入口还有10公里,走路得3小时,景交车单程40元,往返80元。
你说你走还是不走?带着老人孩子的,根本没得选。
这景交车定价也挺有门道,大多是“一口价”,不管你坐几站都一个钱。
有业内朋友偷偷说,景交车的运营成本其实没那么高,一辆车拉20人,往返一趟就是1600元,一天跑10趟就是1.6万元,比收门票赚得还稳。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景区把景交车和门票绑定销售的套路,改成了“自愿购买”,可这“自愿”里全是强制的味道。
大门越修越远:套路藏在距离里
最让人吐槽的,是那些把大门修到“十万八千里”外的景区。
去年去某山水景区,导航显示到景区了,结果停好车一看,只是“游客集散中心”,离真正的景区入口还有15公里。
工作人员说得理直气壮:“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景区内车辆拥堵。”
这话听着没毛病,可细想就不对了。
早年间景区大门都在核心景点附近,也没见多拥堵。
现在把大门外迁,美其名曰“环保”,实则是逼你坐景交车。
有网友扒出,某景区光是景交车年收入就超3亿元,比之前收门票的利润翻了两倍还多。
这哪里是为了环保,分明是为了“创收”。
理性出游:别被“免费”冲昏头
其实景区搞免费是好事,能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发展。
但用“零门票”当幌子,靠景交车、索道“收割”游客,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游客不是傻子,一次两次被套路,下次肯定不会再去,最终损害的还是景区的口碑。
咱普通游客也得学会避坑:出行前先查攻略,看看景区景交车、索道的收费标准,算清楚总花费;如果体力好,优先选能步行的景区,既能省钱又能欣赏沿途风景;遇到强制消费的情况,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谭天道地想说:景区要想长久发展,靠的是优质服务和独特景观,不是靠套路游客。
与其在门票上玩“文字游戏”,不如实打实降低消费门槛,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实惠。
毕竟,只有游客玩得舒心了,才愿意常来,还会拉着朋友一起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