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梵净山的雾凇凝结成冬日的诗行,坐落于梵净西麓的印江自治县,正以一场非遗与潮流的碰撞,改写着冬季旅游的想象。这个冬天,土家摆手舞的欢腾、板凳龙的灵动、油纸伞的雅致,化作流动的文化盛宴,让梵净西线的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鲜活气息,邀你共赴一场“越冬越热闹”的非遗之约。
11月25日,夜幕低垂,印江自治县主城区早已流光璀璨。沿街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边的暮色交织成温暖的光晕,忽然间,阵阵鼓声从街角传来,裹挟着清脆的民歌,打破了夜色的静谧。循声望去,身着土家传统服饰的小伙们,各自正手举着两米长的板凳龙,从环形天桥周边主街道的各个路口鱼贯而出。这些板凳龙以坚硬木料为骨,凳面上糊着色彩艳丽的彩纸,精心绘制的龙鳞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节都承载着匠人的巧思与祖辈的期盼。
随着鼓点愈发急促,板凳龙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街头巷尾蜿蜒游动。时而齐齐高举,如游龙探云,气势恢宏;时而缓缓低伏,似潜龙入海,沉稳灵动;时而首尾相接盘旋成圈,若九龙戏珠,妙趣横生;时而四散腾跃,像猛龙过江,酣畅淋漓。土家小伙们默契十足,脚步踏着急促的节拍,汗水浸湿了衣摆却依旧笑容灿烂,那质朴而震撼的表演,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每一个动作,所到之处,人声鼎沸,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围观,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快门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为冬日的小城注入了滚烫的活力。
“板凳龙是我们当地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重大节日或客人到来,都会自发组织,用最朴素的材料,创造出最震撼的视觉奇观。”非遗表演者田汉东的话语里满是自豪,他认为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作为年轻一辈,更会把这种美好传承下去,把这份美好带给每一位来印江旅游的游客。
如果说板凳龙是印江非遗的“视觉盛宴”,那么山歌巴士便是这场冬日狂欢的“互动主场”。为了迎合广大青年游客与爱舞之人的喜好,当地文旅部门大胆创新,将土家山歌、原生态民歌搬上了移动的巴士,一场流动的非遗巡游就此拉开序幕。巴士穿行在城区的街道上,车内传出悠扬的歌声,车外则是跟着音乐律动的人群。
巡游途中,土家摆手舞与融入现代元素的油纸伞舞轮番上演。身着土家盛装的姑娘们裙摆飞扬,随着欢快的节奏扭动腰身,摆手、踢脚、转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手持油纸伞的舞者们则身姿轻盈,油纸伞在手中开合转动,伞面上的花鸟图案与现代舞步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最让人惊喜的是,游客们可以零距离与土家歌手对唱山歌,来自五湖四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不分你我。在摆手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进来,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后来的尽情舞动,上万名游客随着音乐一起摇摆,街头瞬间变成了“万人蹦迪现场”,欢乐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
“土家摆手舞、油纸伞舞太震撼了,印江人很热情。”游客马娟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她说:“摆手舞很大众,我情不自禁都跟着跳了一段,这样的氛围很愿意留下来多玩儿几天。”
这个冬天
来一次印江吧!
看板凳龙舞出千年传承
听土家民歌流淌岁月温情
在摆手舞的律动中释放热爱
在梵净山的雪景中沉淀心灵
这里有最纯粹的文化体验,有最热闹的冬日狂欢,有最治愈的自然美景,更有印江人最真挚的热情。非遗“潮”动的梵净西线,等你来解锁更多惊喜,让这个寒冬因文化而温暖,因热爱而滚烫!(王东 吴思杰 田林 刘承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