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南沙区获悉,“南沙湿地”官方微博及主流导航平台已正式更名为“大湾区中央湿地公园”。该湿地今后将以建设“大湾区中央湿地公园”为目标,推动从区域生态节点向湾区生态枢纽的转型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更名是为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加强珠江河口生态保护的要求,致力于打造大湾区共有的生态名片。据介绍,未来南沙湿地将持续推进“大湾区中央湿地公园”建设。
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广州之肾”,目前已成为逾10万只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包括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生态禀赋突出,具备成为湾区生态核心的自然条件。
为推进这一目标,南沙于今年2月启动了大湿地生态价值实践区先行启动区项目。该项目内容包括改造北入口、新建7978平方米生态共建中心、修复榕荫大道及33.7公顷湿地生态等,旨在强化生态保育功能,同时完善生态展示与公众参与设施,构建跨区域生态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实践平台。
南沙湿地在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方面的成效近日再获认可,成功入选第四批“广州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该案例系统展示了南沙区通过系统治理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实践成果,也为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百千万工程”提供了示范。
在生态修复方面,南沙湿地以系统思维推进岸线修复工程,通过加固岸坡、补植乡土树种、清除外来物种等一系列举措,修复红树林核心生境,构建“红树林—滩涂—浅水”复合生态系统。目前,红树植物种类占比持续提高,水质关键指标不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南沙湿地已成为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的重要越冬和停歇地,被誉为“候鸟天堂”。在南沙湿地,晨光中的芦苇荡与掠水群鸟相映成趣,蜿蜒的木栈道穿行绿意之间,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文|记者 江皓轩 图|广州南沙发布
编辑:王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