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沙海连绵起伏,特色营地星罗棋布。初冬的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沙漠旅游热度未减,沙漠营地仍凭借别样魅力,吸引八方游客或踏沙徒步、或静赏夜色、或品尝美食……
近日,走进新龙门客栈(皮卡兔)沙漠营地,暖意与香气扑面而来。后厨里,厨师们正忙着备料烹饪,羊肉火锅、羊肉沙葱饺子等一道道融合地域特色的美食接连出锅。餐厅内,游客们围坐在桌前大快朵颐,尽情品味大漠独有的风土滋味。“进入冬季,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全日制活动,例如烟花篝火、星空课堂、研学、轻徒步,增加游客在沙漠中的体验。同时,我们在饮食上下足功夫,以特色美食吸引游客。”新龙门客栈(皮卡兔)沙漠营地总经理张伟表示,他们的食材大多源自周边嘎查牧民,既保证新鲜口感,也增加了当地牧民的收入。后续,还将挖掘更多本土食材,创新菜品口味,让沙漠特色美食成为旅游新名片。
“这里沙漠景色特别好,晚上睡觉非常舒服,饭菜也好吃,以后还想再来。”来自浙江宁波的小朋友余航说。
各类主题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更让初冬的腾格里沙漠旅游“热”力不减。在星野沙舍露营地,夜幕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聚一堂,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绚烂烟花划破夜空,欢声笑语随晚风漫过沙海,定格成初冬沙漠里最鲜活的画面。
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蒋进说:“以前觉得沙漠只有夏天才能来,这次初冬来打卡,又收获了意外惊喜,白天我们穿越沙漠,感受壮美辽阔,晚上看烟花、篝火晚会,体验感特别好,下次我们还会来。
近年来,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按照“全域覆盖、全季联动、全链延伸”的发展思路,深度融合沙漠生态、民俗文化与产业资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休闲业态、推出优惠政策,打造越野探险、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等多元化产品,构建起“可观、可玩、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如今,示范区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地域文化,逐渐打破季节局限,让大漠风光在春夏秋冬各展韵味,推动旅游从“一季热”迈向“四季火”。今年以来,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
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甘为超表示,将持续探索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生态、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丰富四季主题活动内容,完善特色美食、文创产品供给体系。同时,加强与周边盟市、景区的旅游合作,打造跨区域沙漠旅游精品线路,让沙漠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更成为推动示范区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地”,让“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沙漠旅游四季不冷清”的生动局面持续升温。(曾令飞、王惠敏)
来源:阿拉善盟委宣传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