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些小心眼的。
介绍一些好地方的时候,老是怕来的人多了,把这个地方的幽静破坏了。但是我又不能做一个小心眼的人,只能“忍痛割爱”。

比如蓝田蓝桥跟前的野竹坪,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每次来这里,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从312国道到王顺山山口对面的小路盘旋而上,在拐弯的地方停车观景儿,对面就是高耸的王顺山玉山,在这里看看蓝桥这里的全景,青山曲水错落的人家,心情大好。

这段上坡路虽然弯道多,但是路很宽,行车还是很方便的。
当年野竹坪村当家人修这条路,可是费了大劲儿,所以看到路边石壁上“当代愚公”的题词,可不敢以为是瞎说。
没有公路前,这里有个民谣:“野竹坪,一大怪,买个猪娃抱回来。肥猪交售四人抬,人吃苦来猪自在。”

这一次我们还是闲逛,到了沟底先左拐往上,穿过竹林小道一路往上,一直开到水泥路的尽头,只见溪水清澈,流水潺潺。

两边田园人家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现在的山村建设很好,即使只有一户人家,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
和其他村落不一样的是,野竹坪村几乎没有荒芜的土地,每一片土地都耕种的整整齐齐。

以前这里农家乐少,现在的民宿看着越来越多了,这是正在建设的。

最有名的就是大路正对着的这家,客房多环境也好,当然这可不是农家乐的水平,是按照酒店的档次建设的。
这里本来就青山绿水,所以环境怎么弄都好。
沿着小溪往下游走几百米,就看到这个路口。右上是往一组方向,我上次是从成仙岭上下来的就是这个口。
左下沿着溪流走是往黑龙潭方向,我来了好几次都没有走到黑龙潭,这次一定要走到。

百十米后车过小桥,沿着非铺装路面继续前行了一百多米,就需要步行了。
上次我就是到了这里没有前行的,因为不知道黑龙潭还要走多久。

河道里几乎没有路,都是沿着水边的石头走的,左行右行右行左行。
不过还好,这个时候溪水不高不低,露出的石头刚好形成了前行的道路,不影响行走。

我也不知道前面能走多久,抬头看到前面山坡上有户人家,忽然想起上次到过,那户人家说黑龙潭就在下面。
这样说来,估计这个黑龙潭应该不是很远。
溪水清澈,树绿石白,随便看看都是一景儿。
从停车的地方开始,拐了三四个弯,也就是走了三四百米,耗时二十分钟左右,就看前面拐弯山势忽然收紧,在走几步黑龙潭就到了。
小心翼翼的从上面往下看,清流一股从上跌落,下面的圆潭就像是一个缸。

河道左侧石壁有一条不太清晰的小路,石头虽然不光滑,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身手不敏捷,最好放弃下去。
这是从上面往下看的第一个小瀑布,大概就是三米左右的高度,小巧精致。

黑龙潭“一潭三瀑”,潭深多少米也说不清,看着倒是像一个洗澡的大澡池子,多少年的溪水冲刷形成。
“三瀑”的其他两个瀑布实在看不出名堂,估计水多的时候有些气势吧。

在这里濯足煮茶很惬意——当然,可不是用洗脚水煮茶,呵呵。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这方天地中,怎么样都是快乐的。
这条溪水是流向辋川双龙村,我去过那里,那边的路也是停修了。
山谷修路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被水冲毁,在野竹坪没有修通到蓝桥的路之前,野竹坪村就是一个四边环山与世隔绝世外桃源。

茶喝透了,我们离开村子一路返回到成仙岭垭口的亭子,从这右行沿着非铺装路往上去,成仙岭上的景色也是不错的。
路很窄,几乎没有会车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一公里长的路,走走也是不错的。
群山层层,人家点点,这种景色也只有在高山之巅才能欣赏到。

野竹坪的“竹”其实是“猪”的谐音,以前这里自然生态好,野猪多;当然,竹子多也是事实。
从上面看野竹坪,整个地形就像是一个底儿有漏洞的盆,漏下的水流向辋川双龙村。

刚才在下面是临水喝茶,现在在上面是观山喝茶,同样喝茶,喝的是不一样的感觉。

这是我第四次写野竹坪村了,我所喜欢的世外桃源。
这里来的游客还不算很多,秦岭中这样的地方真不是太多,且行且珍惜。

野竹坪村里的生活污水都是收集净化后才排放到河道,我们对环境的爱护是越来越到位了。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