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双眼看着前方,然后上身撑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好样的,保持稳定,观察身边的海浪,慢慢站起来,胸部抬起来,视线保持。”冲浪教练王举义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指导身旁的小学员。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冲浪板宛如漂浮的魔法地毯,载着小朋友们探索海洋世界。
这是近期记者在汕头市濠江区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捕捉到的冲浪研学场景。5天的时间,40多名来自东莞的小学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与大海亲密接触,真实体验冲浪这项体育运动。
学员们认真聆听冲浪的要点。
冲浪运动在汕头并不陌生。近年来,汕头凭借优越的海岸条件承办多项冲浪赛事,并且成为国内许多冲浪队的集训场地。其中,濠江就曾承办过2023年广东省青少年冲浪锦标赛、2023年及2025年全国冲浪U系列比赛。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将于11月9日至21日举行,汕头将承办竞技体育组冲浪赛事。“届时会有更多运动员和冲浪爱好者关注汕头,这里确实是一个冲浪胜地。”广东省冲浪项目裁判、平尚冲浪(汕头)负责人李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濠江黄金海岸作为全国少有的“城市浪点”,以其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在未来将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浪人”的新选择。
“下了高铁10分钟入海”
“城市浪人”泛指那些平时工作生活在城市,下班后抓紧机会到海里冲浪的发烧友。而要达成这样的条件,交通便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与高铁汕头南站直线距离600米,李阳说,这让“下了高铁10分钟入海”成为现实。
在黄金海岸海滩上,聚集CHILLSUN、YOOHOO、平尚3家冲浪俱乐部,3家店的主理人分别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冲浪发烧友肖华、在海南有多年冲浪经验返乡创业的王举义,以及从深圳过来的专业级裁判李阳。他们代表着不同类型的“浪人”,无一例外被黄金海岸这边优越的冲浪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所吸引,选择在此开冲浪店。
李阳2013年接触冲浪,并且有着多地工作经验。2022年,他与合伙人经过充分调研后,将冲浪店落地在濠江。“国内大家熟悉的冲浪地多在海南、深圳、惠州,但汕头的冲浪资源其实是顶级水准。”李阳毫不掩饰对汕头冲浪环境的夸赞。
他进一步解释,汕头位于中国东南角,既能接收南部海浪能量,又能承接东部浪涌,全年可冲浪天数超过300天,仅次于海南。“冬季这里的浪能强劲,大浪时完全不输巴厘岛、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夏季因为在北回归线上,日照长、浪况温柔,特别适合新手入门。”
李阳表示,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在汕头承办的冲浪赛事不仅有专业级别的,还有大众体验赛。从场地保障到赛事审批都更规范,裁判团队的专业度也在向国际接轨。这一点,也得到了汕头冲浪队教练张洁莫的认可。“汕头的海洋资源对冲浪赛事来说可谓是天然赛场。”张洁莫告诉记者,如今汕头已积累了丰富的赛事运营经验,从浪点勘测到安全保障都形成了标准化流程。冲浪队所在的海门训练基地距离文旅小镇15分钟车程,夏季濠江海况更好,他们多选择濠江作为冲浪训练场地。
汕头的海洋资源对冲浪赛事来说可谓是天然赛场。受访者供图
乘风破浪,既是态度也是行动
清晨6时,黄金海岸海滩,海风裹挟着浪花扑向岸边,来自吉林的学生在李阳的指导下跃上冲浪板。数次踉跄后,学生终于稳稳立于浪尖滑行。这一幕是濠江“水上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濠江区以打造粤东户外体育运动集散地为目标,以“体育+”赋能文旅品牌发展。围绕打造目标,濠江积极承办省级以上赛事,以赛事为引领,激活赛事经济,有效带动食、住、行、购等旅游服务产业配套消费,打造“活力濠江”品牌。
除了承办相关冲浪赛事,黄金海岸文旅小镇通过开展桨板体验、冲浪研学等活动,推动专业水上运动项目走向大众化、亲民化,逐步引领起濠江户外体育运动新风尚。与此同时,文旅小镇完善的配套项目、良好的沙滩水质以及常态运营管理,得到了冲浪爱好者们的认可。
冲浪运动已成为濠江区中海黄金海岸文旅小镇的招牌研学内容。 受访者供图
王举义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目前俱乐部的客户群体比较稳定,有不少也是专门从北京、上海、青岛等地方专门来这边体验学习冲浪。“清澈的海水、干净的沙滩,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大排档,能够满足基本所需。”王举义提到,目前黄金海岸正在建设一家五星级酒店,未来配套将更完善,能够吸引更多“浪人”。
记者关注到,目前短视频平台上关于“汕头冲浪”的话题热度不小。肖华在自己的平台账号上发布了许多教学视频,他以“不用去深圳,不用去三亚,在家门口的海域即可让你乘风破浪”的口号,吸引了不少本地人关注。事实上,肖华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本地冲浪爱好者增加,有许多家长也放心地让小朋友学习冲浪,“最近我正给一个9岁、一个6岁的兄弟俩上冲浪课。”
■一线观点
如何拥有一颗热爱冲浪的心?他们这样说:
用时间去沉淀 用浪漫去演绎
“浪高1.1—1.5m,风速33—42km/h,温度12℃—18℃,着装2—3mm,心情fine。”平尚冲浪(汕头)店内,摆放着一块“今日浪况”信息板,李阳每天都及时更新数据,方便游客了解。
“夏季濠江的浪况更温和,尤其适合初次尝试的游客和家庭群体,夏天带孩子来学冲浪特别合适。”李阳坦言,虽然汕头地区有整个广东最好的冲浪点,但是整体的参与人数相较于惠州和深圳都有一定差距。
“本地冲浪文化还是比较薄弱。在本地营造冲浪文化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们也做好了长期准备。”王举义说,汕头这几年对文旅的宣传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他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更关注冲浪,多宣传海洋运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对冲浪这项运动的学习成本有非常大的误解。”李阳说,业内有一句话叫“冲浪成本既高又低”,通常一名初学者要学会冲浪基本技能仅需几节课的时间,并且冲浪是一项偏向于社交的活动,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都可以成为对方的老师,相互交流,共同成长。但要让自己的技术更上一层楼,需要的是一颗热爱冲浪的心以及非常多的时间沉淀。
越来越多家长让小朋友体验冲浪运动。
他举例,对于“城市浪人”来说,有的时候并不是被时间、金钱所限制,而是被天气所限制。往往匀出了冲浪时间,却因为天公不作美而无法冲浪。“对于冲浪的人来说,只有打雷天无法冲浪。”李阳说,只要海浪合适,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会去下海,“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雨中冲浪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李阳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平均浪高在0.5至0.8米左右是最合适的;对于进阶的选手来说,浪高普遍要求高于0.7至1.5米左右;浪高如果高于1.5米的话,则不建议非专业选手下水。
王举义特别强调,在海边活动时需注意离岸流。离岸流是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股强劲水流,其流速极快,但表面平静不易发觉,只需很短的时间,它就能将岸边的游泳者带到外海区域,危险性极大。“希望当地政府多推广海洋知识,特别是离岸流的科普。”王举义说,普通市民游客不了解其中的危险,很容易发生事故。
肖华也建议冲浪爱好者要自己学会看潮汐表、看海浪的情况及风速等数据,而不完全依赖冲浪教练们的信息传递。“只有自己学会观察海浪的情况,才能在关键的时候保护自己。”
■相关
十五运冲浪赛事将在汕头举办
让“冲浪”成为汕头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李阳看来,冲浪是一项非常自由且开放的运动,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汕头这座城市注入新活力。随着十五运冲浪赛事将在汕头举办,届时场馆硬件设施、交通配套和整个城市的知名度都会提升。李阳认为,更直接的影响,将会带动一批本地人尝试冲浪,让潮汕传统的海洋文化里多了“时尚”“运动”的标签。
“本地年轻人由于认知和自我的提升,对这种新运动的接纳程度非常高。”李阳说,冲浪本身就带着极强的社交属性和旅游属性,汕头的冲浪氛围特别友好,这也和汕头“开放”“包容”的标签相呼应。冲浪赛事一定程度上也会激活文旅产业,赛后这些场地和经验还能反哺日常运营,形成“赛事+文旅”的良性循环。
肖华也期待当地政府能承办更多关于冲浪的赛事及活动,让冲浪文化在本地乃至全国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目前,汕头冲浪队正积极推进“冲浪进校园”,在沿海中小学开设选修课,通过趣味教学让孩子从小认识海洋、爱上运动。张洁莫坦言,近年来冲浪配套虽有进步,但仍需发力。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道汕头不仅能办大赛,更能提供亲民的冲浪体验;另一方面要多赛,从大众训练营到亲子体验营,降低参与门槛。通过持续的活动和赛事,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为省队、国家队输送本土力量,形成良性循环。
教练指导学生关于冲浪的知识。
她表示,后续他们计划申请国际冲浪赛事,争取举办ISA(国际冲浪运动协会)和WSL(世界冲浪联盟)及亚洲冲浪锦标赛的比赛,吸引国际选手和媒体。同时,计划与巴厘岛等知名浪点城市建立友好合作,组织交流营和友谊赛。
记者了解到,2023年,汕头市水上运动协会落地濠江黄金海岸。据会长陈文波介绍,协会近年来积极协助各项冲浪赛事,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推广。在今年十五运冲浪比赛中,协会也作为汕头执委会单位之一,负责专业技术运行。陈文波说,借助十五运的契机普及冲浪运动,有助于引领青少年参加冲浪运动,未来协会将积极推动冲浪纳入汕头“海洋经济”或“体育旅游”重点规划,争取资金或政策倾斜。
“我们更大的期待是通过赛事让更多人知道‘汕头冲浪’的实力,譬如濠江这里,不仅能办大赛,更能成为普通人亲近海洋的乐园。”李阳举例,本地人上午7时下海、8时上岸,回到单位8时30分打卡上班。“这放眼整个广东海岸,无论深圳、惠州还是汕尾,都做不到。”李阳期待,赛后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冲浪产业,让“冲浪”真正成为汕头的一张闪亮名片。
采写:南方+记者 余丹
摄影:李焕荣(除署名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