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乐业两县接壤。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中国长寿之乡。主要旅游资源有中国世界地质公园三门海天窗群景区、江洲仙人桥景区、鸳鸯泉景区、穿龙岩桃花源景区、巴腊生态旅游景区、梦娥民族风情景区、凤旁省级森林公园景区和平乐、中亭、八龙红色旅游景区等,其中三门海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要矿产资源有金、铁、硫磺、方解石、大理石、白云岩和硫铁矿等。主要特色农产品有茶油、大红八角、核桃、百香果、桑蚕等。是自治区茶油生产基地、自治区核桃良种基地。#广西#
历史沿革
凤山县是于1919年开始设立的,县城“环山似凤,环厩皆山,屏翠丹嶂,凌霄欲飞”,故美称为凤山。
秦以前,凤山属百粤地。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当时,凤山属桂林郡。汉朝,凤山属郁林郡。公元116年,汉统治者在今河池地区境内设置定周县,归都林郡管辖。定周县的县治设在今宜州市。当时,凤山地域属于定周县的管辖范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凤山先属桂林郡,后属马平郡。
隋朝,凤山属始安那管辖,郡治设于今桂林市。
唐朝时,开始在今河池地区境内设置相当于现代地区一级的政权单位——宜州。凤山属宜州管辖地域之一部分。
宋朝,改宜州为庆远府。庆远府管辖宜州、河池、南丹、那地(南丹西南部和天峨东部)、东兰、凤山东部等地,公元1106年,宋统治者在今属凤山县袍里乡一带设置芝山县,管辖今风山县南部、东部,巴马县北部和东兰县西部一带地区。这是凤山境内出现的第一个县级政权。芝山县属庆远府管辖。但今风城镇及其西部属泗城州(州治设于今凌云县)地域。南宋时,统治者又在今属凤山县平乐乡一带设置罗博州。这是今属凤山境内出现的第二个县级政权。罗博州是土州,属泗城州管辖。
元朝、今凤山县的南部、东部属芝山县地域,西北部属罗博州地域,凤城镇及其西部属于田州(州治设于田东县平马镇)地域。
明朝,撤消罗博州和芝山县。今凤山县凤城镇及其东部属庆远府东兰土州管辖,南部属田州地域,西北部属泗城州管理。
清朝前期,清政府于1730年升东兰土州为东兰州,同时划出原东兰土分州西部的凤山(今凤城镇一带)、长里(今长洲、柴牙一带)、芝山(今乔音、林峒及天峨县的老鹏一带)、本农(今袍里乡坡心村和巴马的兴仁村一带)、遇喇(今巴马的坡月、盘阳、赐福一带)、泗苟(今巴马的凤凰乡一带)“外六哨”地设置风山土分州,受东兰州管辖。当时,今凤山西部的更沙、金牙、平乐、中亭等乡仍属于泗城府(今凌云县)管辖,西南部的江洲乡一带属百色县管辖。
清朝末期,清政府于1905年撤消凤山土州官,改设弹压委员公署,对凤山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
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于1919年设立凤山县,管辖范围是原凤山土分州的范围。设县后,把哨改为区。全县分为风山区、长里区、芝山区、本农区、盘阳区、凤凰区。今凤山县西部、西南部各乡仍旧分别归凌云县、百色县管辖。
1935年,广西省政府在桂西北增设天峨、万冈(今巴马)两县,将风山县芝山区的老鹏乡划给天峨县,盘阳、凤凰两区划给万冈县,同时又把百色县相桥乡和凌云县平乐、谋轩、金牙等4个乡拨给凤山县。至此,今凤山县的区域范围正式形成。
1949年11月29日,风山解放。1950年1月1日,凤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县级行政区划隶属广西省百色专区。1952年12月,隶属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1956年3月,隶属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1957年12月,隶属广西省百色专区。1958年3月,隶属广西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1965年8月,改隶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专区。1971年3月,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2002年6月,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级)。
行政区划
1950年1月1日凤山县人民政府成立,行政区划未变,全县仍然保留10个乡86个村(街)。
1950年2月,改乡为区,改行政村为乡,同时将10个乡合并为4个区,城治、坡心、相桥为第一区;长里、隆梅为第二区;乔音、久加为第三区;金牙、平乐、谋轩为第四区。4个区仍辖原86个村(街)。
1951年8月,万冈县撤销,其所属的所略乡、月篆乡(后称甲篆)、福邦乡及百羌乡的局陆村拨归风山县,全县调整划分为7个区。城治为第一区,长里、隆梅仍为第二区,乔音、久加仍为第三区,金牙为第四区,平乐、谋轩两乡及相桥乡所属5个村为第五区,所略、福邦两乡为第六区,月篆、坡心两乡及相桥乡所属4个村为第七区。全县共设120个乡(一区15个,二区17个,三区16个,四区17个,五区19个,六区17个,七区19个)。1953年8月调整乡(村)级行政区划规模,将120个乡调整为109个乡。
一区:凤城、巴烈、巴旁、久文、才劳、松仁、京里、良利、仁安、林兰、凤凰、兴隆、长桐、岸者14个乡。
二区:砦牙、板隆、泗慕、和平、拉英、隆梅、板叶、平雅、拉板、长洲、板任、那爱、板均、那烘、百乐、郎里、那老17个乡。
三区:那王、合运、巴甲、怀里、康里、若里、额里、久里、上林、久隆、大同、板吉、文里13个乡。四区:外里、上牙、下牙、猛干、坡什、陇旺、内里、更沙、金庄、六马、中亭、柏林、积善、凤界、陇弄、新洛16个乡。
五区:洪力、平旺、海亭、兰包、寅亭、谋爱、登亭、大洞、巴标、龙谋、东烈、江洲、维新、相圩、昇旁15个乡。
六区:福乡、彩乡、料乡、所圩、那伏、册巴、局桑、坡晚、平六、力那、龙凤、弄阳、六能、尚群、甲略、百九16个乡。
七区:百马、那门、甲篆、坡月、松吉、仁乡、那沙、平安、央峒、好合、廷社、兴仁、月里、坡心、那乙、那光、那社、祥兰18个乡。
1956年2月,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除将1951年8月从万冈县划过来的所略、福邦、甲篆3乡拨回巴马瑶族自治县外,同时将凤山县原坡心乡好合、兴仁及相桥乡那社、那乙、那光、祥兰、东烈共7个村划归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时全县减为5个区,78个乡。
一区:凤城、巴烈、巴旁、久文、才劳、松仁、京里、林兰、岸者、兴隆、凤凰、长峒、坡心、月里、央峒、廷社、仁安、良利18个乡。
二区:砦牙、板隆、泗慕、和平、拉英、隆梅、板叶、平雅、拉板、长洲、板任、那爱、板均、那烘、百乐、郎里、那老17个乡。
三区:那王、合运、巴甲、怀里、康里、若里、额里、久里、上林、久隆、大同、板吉、文里13个乡。
四区:外里、上牙、下牙、猛干、坡什、陇旺、内里、更沙、金庄、六马、中亭、柏林、积善、凤界、陇弄、新洛16个乡。
五区:洪力、平旺、海亭、兰包、寅亭、谋爱、登亭、大洞、巴标、龙谋、江洲、维新、相圩、岸旁14个乡。
1957年1月,将区名由数字排列改为地名称谓,即第一区称为城厢区,第二区称为砦牙区,第三区称为乔音区,第四区称为金牙区,第五区称为平乐区。5个区仍辖原78个乡。
1958年8月,将5个区公所改为5个人民公社,同时将乡改为生产大队,全县78个乡按在合作化中成立的94个高级社分为94个生产大队。
1961年6月将金牙公社新洛大队拨归凌云县。同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5个人民公社划分为凤城镇和月里、太平、城厢、长洲、百乐、砦牙、乔音、久加、大同、金牙、杭东、巴轩、平乐、谋爱、江洲15个人民公社,94个生产大队划为161个生产大队。原城厢公社分设为凤城镇和月里、太平、城厢3个公社,原砦牙公社分设为砦牙、长洲、百乐3个公社,原乔音公社分设为乔音、久加、大同3个公社,原金牙公社分设为金牙、杭东、巴轩3个公社,原平乐公社分设为平乐、江洲、谋爱3个公社。
凤城镇:凤城大队。
月里公社:央峒、仁安、廷社、陇江、坡心、社更、岸仁、月里、选平、谋屯10个大队。
太平公社:京里、太平、林兰、鼻立、良利、岸安6个大队。
城厢公社:才劳、那塘、那阳、松里、仁里、巴旁、巴烈、恒里、兴隆、凤凰、鼻龙、拉仁、长峒、来读14个大队。
长洲公社:长洲、板任、板均、拉仁、那爱、板伦、拉板、那乐、那兵、廷勇、巴社、牛岭、林牙、房乐14个大队。
百乐公社:百乐、那老、郎里、那烘、江里、八龙、六元、乐百8个大队。
砦牙公社:泗慕、更则、隆梅、和平、板隆、仁里、江山、岸西、板峒、平雅、板叶、砦牙、岁洋13个大队。
乔音公社:乔音、那王、定豪、康里、那岩、怀里、砦爱、运里、弄合、那合、巴甲、东里、板棚13个大队。
久加公社:久加、老里、年里、若里、那甲、额里、巴模、上林、中林、下林、那而11个大队。
大同公社:文里、甲亮、同乐、板吉、久达、板陇、板英、大同、林峒、金和、久隆、巴仙、隆平13个大队。
金牙公社:上牙、中牙、下牙、陇旺、旁塘、坡茶、东王7个大队。
杭东公社:内里、外里、大平、更沙、布里、干存、达榜、金庄、红旗、林劳、猛干、陇瑶12个大队。
巴轩公社:中亭、先锋、那甘、牛坪、陇弄、柏林、积善、陇彩、凤界、陇凤、陇屯、那所12个大队。
平乐公社:洪力、力那、平旺、海亭、桑亭、巴标、岸浪、兰包、岸岭9个大队。
谋爱公社:谋爱、大洞、平峒、巴朝、维村、关设、寅亭、交王、登亭9个大队。
江洲公社:相圩、鼻善、鼻旁、岸设、三村、维新、果这、江洲、凤平9个大队。
1962年7月,将15个公社1个镇合并为6个区,即凤城镇、城厢、太平、月里4个公社(镇)合并为城厢区;砦牙公社改为砦牙区;长洲、百乐2个公社合并为长洲区;乔音、久加、大同3个公社合并为乔音区;金牙、杭东、巴轩3个公社合并为金牙区;平乐、江洲、谋爱3个公社合并为平乐区。同时,将生产大队改称人民公社。161个生产大队合并为86个人民公社。
城厢区:凤城、巴烈、巴旁、松仁、久文、才劳、京里、岸者、良利、林兰、坡心、仁安、月里、谋屯、岸仁、央峒、廷社、凤凰、拉仁、长峒、兴隆21个公社。
砦牙区:平雅、砦牙、板隆、板叶、隆梅、泗幕、和平、拉英、拉隆9个公社。
长洲区:长洲、板均、板任、板伦、那拉、那乐、百乐、郎里、那老、那烘10个公社。
乔音区:同乐、文里、板吉、大同、合运、怀里、巴甲、那王、康里、上林、额里、若里、久隆、久加、老里15个公社。
金牙区:上牙、下牙、坡什、猛干、陇旺、外里、内里、更沙、金庄、六马、中亭、陇弄、柏林、凤界、积善、先锋16个公社。
平乐区:洪力、力那、平旺、海亭、谋爱、登亭、大洞、巴标、寅亭、兰包、相圩、岸旁、江洲、维新、凤平15个公社。
1970年7月,将区改为公社,村级人民公社复称生产大队。公社和生产大队个数不变。
1972年,从城厢公社划出巴烈、凤城两大队及巴旁大队的巴旁屯设立凤城镇。全县辖6个公社1个镇。
1979年,公社下设管理区。为公社派出机构。城厢公社设月里、太平、长峒3个管理区。月里管理区管辖月里、谋屯、仁安、央闹、岸仁、坡心、廷社大队,区治设在月里;太平管理区管辖京里、良利、林兰、岸者大队,区治设在京里太平屯;长峒管理区管辖长峒、拉仁、凤凰、兴隆大队,区治设在长峒。长洲公社设百乐管理区,辖百乐、那老、那烘、郎里大队,区治设在百乐。乔音公社设林峒管理区,管辖久隆、大同、板吉、鼻相、同乐、文里大队,区治设在大同。金牙公社设更沙、中亭2个管理区。更沙管理区管辖更沙、内里、大平、金庄、干存、陇旺大队,区治设在更沙;中亭管理区管辖中亭、六马、先锋、柏林、积善、凤界、陇弄大队,区治设在中亭。平乐公社设江洲、谋爱2个管理区。江洲管理区管辖江洲、凤平、巴标、维新、相圩、岸旁、善大队,区治设在江洲;谋爱管理区管辖谋爱、寅亭、桑亭、登亭、大洞大队,区治设在谋爱。砦牙公社未设管理区。
1980年把11个较大的生产大队各分设为2个生产大队。城厢公社京里大队分为京里、恒里大队;砦牙公社隆梅大队分为隆梅、板峒大队,泗慕大队分为泗慕、岸怀大队;长洲公社板均大队分为板均、那兵大队,那拉大队分为那拉、那爱大队;乔音公社板吉大队分为板吉、岸相大队;金牙公社上牙大队分为上牙、东王大队,内里大队分为内里、大平大队,金庄大队分为金庄、干存大队;平乐公社岸旁大队分为岸旁、陇善大队,巴标大队分为巴标、桑亭大队。全县87个生产大队变成97个生产大队。
1983年3月,城厢公社改称凤阳公社。
1984年9月,把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原6个公社1个镇分为10个乡1个镇。牙、长洲公社改乡后地名称谓和辖地不变;平乐公社分为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金牙公社分为金牙瑶族乡和中亭乡、更沙乡;乔音公社分为乔音乡、林峒乡;原风阳公社亦一分为二,将所属7个大队改设为袍里乡,其余13个大队划归凤城镇。全县辖1镇10乡97个村民委员会,1330个村民小组。其中,凤城镇辖15个村164个村民小组;袍里乡辖7个村84个村民小组;砦牙乡辖11个村161个村民小组;长洲乡辖12个村187个村民小组;乔音乡辖10个村129个村民小组;林峒乡辖6个村103个村民小组;金牙瑶族乡辖6个村103个村民小组;中亭乡辖7个村106个村民小组;更沙乡辖6个村78个村民小组;平乐瑶族乡辖10个村138个村民小组;江洲瑶族乡辖7个村77个村民小组。
1987年8月,广西全区统一将原村民委员会改称村公所,作为乡政府派出机构,以自然村屯设立村民委员会,原村民小组不变。全县有10个乡、1个镇、96个村公所、1个居民委员会、744个村民委员会、1332个村民小组。
1994年凤山县设有凤城镇、袍里、砦牙、长洲、乔音、林峒、中亭、更沙7个乡;金牙、平乐、江洲8个瑶族乡。1镇10个乡辖96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街委会,1339个村民小组,2234个自然屯,34934户,有大小圩场16个。县治风城镇。
1995年7月,村公所改称村民委员会,全县行政乡、村个数不变,村民小组个数增至1337个。原744个村民委员会属群众自治组织,因职能作用不大而自行消失。
1996年,凤山县面积1737平方千米,人口约16.8万人。辖1个镇、10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林峒乡、金牙瑶族乡、更沙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县政府驻凤城镇。
2000年,凤山县辖1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林峒乡、金牙瑶族乡、更沙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
2003年凤山县行政区划一览(1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林峒乡、金牙瑶族乡、更沙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
2016年,全县辖3个镇(凤城镇,三门海镇、长洲镇)、3个乡(砦牙、乔音、中亭)和3个瑶族乡(金牙、平乐、江洲),95个村民委员会1326个村民小组和3个社区(凤阳、东棚、巴烈)居民委员会48个居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737.93平方公里,系国家级贫困县。凤山县行政区划包括三镇六乡。
2020年凤山县辖凤城镇、三门海镇、长洲镇、砦牙乡、乔音乡、中亭乡、金牙瑶族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3镇6乡。
2021年12月16日上午,思源街道正式揭牌成立,思源街道下辖思源社区、巴烈社区和京里村、恒里村共2个社区2个行政村,面积28.5平方公里,人口2.73万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开发区和门户区。
2023年,全县辖1个街道、3个镇(凤城镇,三门海镇、长洲镇)、6个乡(砦牙、乔音、中亭、金牙、平乐、江洲),95个村委会、8个社区(凤阳、东棚、朝阳、思源、巴烈、恒里、思恩、盈通)、1339个村民小组,2351个自然屯。
凤山县行政区划包括:
1.思源街道,辖:巴烈、思源、恒里、思恩、盈通5个社区;京里1个行政村。
2.凤城镇,辖:凤阳、东棚、朝阳3个社区;巴旁、松仁、久文、才劳、长峒、拉仁、凤凰、兴隆、良利、林兰、弄者11个行政村。
3.三门海镇,辖:月里、坡心、弄仁、谋屯、仁安、央峒、廷社7个行政村。
4.长洲镇,辖:长洲、那爱、那乐、那烘、那兵、那拉、百乐、板伦、板任、板均、郎里、那老12个行政村。
5.砦牙乡,辖:砦牙、平雅、拉英、拉隆、东风、弄怀、板叶、板峒、板隆、隆梅、泗务11个行政村。
6.乔音乡,辖:那王、大同、康里、久加、上林、文里、合运、板吉、若里、老里、巴甲、同乐、龙相、怀里、久隆、额里16个行政村。
7.中亭乡,辖:中亭、六马、先锋、柏林、凤界、积善、陇弄7个行政村。
8.金牙瑶族乡,辖:上牙、下牙、东王、外里、内里、大平、坡茶、猛干、陇旺、更沙、金庄、干存12个行政村。
9.平乐瑶族乡,辖:力那、大洞、谋爱、登亭、平旺、海亭、洪力、兰包、桑亭、寅亭10个行政村。
10.江洲瑶族乡,辖:江洲、巴标、凤平、维新、相圩、弄旁、陇善7个行政村。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