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千年郡府地,西晋时期宣城郡,隋初置宣州,南宋及明清时期为宁国府治。
自南朝谢朓在宣城开创山水诗派后,唐代李白七访宣城,留下《独坐敬亭山》等数十首诗篇,一千多年吸引三百余位诗人登临赋诗。
推荐宣城及周边值得一看的景点:敬亭山、韩愈文化园、谢朓楼、水东老街等。挑选作者本人拍摄的景点特色照片,题小诗(新韵)赞之。
我们旅居在宣城,入住“敬亭山度假村”避暑,推窗可见韩愈文化园湖景。

1.敬亭山
敬亭山景区东大门有两座石牌坊,牌坊上节选了历代名人诗句,这是敬亭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教寺双塔,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东西两塔相距约27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独坐楼,位于半山腰,相传为李白《独坐敬亭山》题诗处。这是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写下《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太白楼每层楼都有多幅木雕作品,展示李白的人生经历和宣城游历。

“独坐敬亭山”木雕,是太白楼木雕作品的代表作。采用镂空雕、深浮雕、浅浮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层层雕刻,雕刻手法精细,建筑、器物、船只质感细腻,树木、花草、人物栩栩如生。

题诗《敬亭山》:
太白独坐望云闲,可恨闲身已暮年。
踏过千山终有尽,何来不是敬亭山。
2. 韩愈文化园
韩愈文化园,位于敬亭山南大门。韩愈14岁时,从中原举家南迁宣州避乱,居住敬亭山下韩村,19岁赴京赶考离开宣州,在宣州留下五年的读书生活。26岁登进士第。

昌黎别业,敬亭山下之韩氏祖业。明代重建,今又重建。

小桥流水,水榭亭台。昔日之韩村,今日之园林。
湖面菱角层层叠叠,随波漂浮。湖岸芦苇丛生,随风摇曳。


3. 水东老街
宣城水东老街,因位于穿境而过的黄金水道水阳江之东,得名水东。
安徽省“千年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没有一点商业化气息,都是原住民,藏着千年的烟火气。
司泰和,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街老字号。
许多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湮没在改朝换代的号角声里。
熊逢昌商号,民国时水东最大的商铺,公私合营后改名为水东供销社,现辟为“家城图书馆”。民国老建筑门面上印着文革印记。
宁东寺,始建于唐代,明清重修,现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院内遗存宋代石狮。
十八踏,临街建有二层牌楼。进入牌楼,便是十八级台阶向下。
下面有三个水池,分别为饮用、洗菜、洗衣之用。老街人一直遵循着千百年来的约定。
天主教圣母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 (1870年),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题诗《宣城水东老街》:
十八踏下浣衣声,天主教堂别样情。
烟火人间留不住,百年商号换门庭。
4. 谢朓楼
谢朓楼,因南朝时期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建自住“高斋”一室而得名。唐初原址建楼,追怀谢朓。李白登楼赋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历代诗人登楼赋诗,留下大量诗作,今又重建,成为宣城诗文化坐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