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潘静新)当怀化雪峰山的晨雾漫过沅水粼粼的波光,把屈原行吟的石滩晕染成淡墨;当玉林的荔枝甜香裹挟着南来北往的风,在北方城郭的晨光里洇出岭南的红,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在时光的褶皱里暗涌着相似的生命律动。盛夏时节,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福地怀化”全国百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活动中,我有幸躬逢其盛。在怀化采风的日子里,这片土地的文化密码屡屡叩击心扉。这份触动牵引着我探寻怀化与玉林的异同——玉林人同样骄傲地将故土称作“福地”。在反复对照中我终有所悟:读懂怀化的山水灵韵、担当气魄与蝶变风姿,便能触摸到中国城市生长的精神脉络。怀化的“怀”字,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中国人最柔软的情感密码——感怀山水文脉,感恩土地馈赠,感悟精神力量。而这份深植血脉的情感,同样流淌在玉林的山海之间,让我们得以透过双城镜像,窥见一个民族的心灵图谱。
高庙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外形设计如一粒种子。 (资料图)
◆怀感:山水间的文脉交响
怀化的晨雾里总浮动着楚辞的余韵。屈原曾在溆水之畔行吟九载,“乘舲船余上沅兮”的叹息与雪峰山的回声相撞,化作《离骚》里兰芷的芬芳。这片被称作“五溪”的土地,从来不是地理的边陲,而是中国诗歌的精神原乡。李白“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怅惘,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的豁达,让沅水成为一条流淌着诗句的河流。站在洪江古商城的青石板上,指尖触碰的不仅是明清商号的木雕,更是“二酉藏书”传承千年的文脉温度——伏胜珍藏的竹简,早已化作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在新晃夜郎故地的铜鼓纹饰里、黔阳古城的飞檐翘角上,静静诉说着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
玉林的午后阳光里飘荡着海上丝路的帆影。真武阁的飞檐与北部湾的浪花构成奇妙的和弦,这座“天南杰构”不用一根铁钉的巧思,与怀化高庙遗址的白陶纹饰遥相呼应,都是先民对世界的诗意应答。桂南采茶戏的唱腔里,能听见客家迁徙的脚步与广府商帮的吆喝;大容山的晨钟暮鼓中,侨乡的家书与古驿道的马蹄声交织成篇。若说怀化的文脉是山水滋养的抒情诗,以“贬谪文化”淬炼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品格,那么玉林的文化便是山海碰撞的叙事曲,以“商贸文明”沉淀出“和为贵”的智慧。行走其间,总会生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怀,只因文化根脉早已将异乡变作故土。
新晃的夜郎故地与玉林的铜鼓文化,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共通密码。纹饰中跳跃的图腾是先民对宇宙的叩问,节庆里欢腾的歌舞是生命对大地的礼赞。怀化人凝视夜郎文物时的敬畏,与玉林人抚摸铜鼓时掌心的温度,本质无二——都是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
一座形似稻米的石碑矗立在安江农校纪念园入口处,碑身镌刻着“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红色大字。
◆怀恩:土地里的生命礼赞
安江的稻田永远铭记着袁隆平院士的足迹。7800年前,高庙遗址的先民播下第一粒稻种,白陶上的太阳纹见证着农耕文明的曙光;如今,杂交水稻的金色浪涛从这里涌向世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是对这片土地最虔诚的感恩。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边,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汗水的咸味,那是科学家与土地对话的语言。这种感恩并非简单的回馈,而是对“春种秋收”古老哲学的现代诠释——先民在陶器上刻下稻穗纹时的敬畏,与今日农人驾驶收割机时的虔诚,共同构成一条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
玉林的富硒土壤孕育着另一种感恩。陆川猪的憨态可掬、沙田柚的清甜爽口、荔枝蜜的醇厚绵长,都是大地写给人类的珍贵情书。1987年,当玉林率先取消粮票时,农贸市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是农民对改革开放最热烈的回应。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里的每寸土地都镌刻着“包产到户”的喜悦记忆,每棵果树都承载着“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丰硕成果。若说怀化的农业是“科技突破”的奇迹,让种子跨越时空的界限;那么玉林的农业则谱写了“改革创新”的范本,让土地焕发永续生机。
二者在“谁知盘中餐”的千古咏叹中,共同诉说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怀化人收割稻谷时眼角的笑纹,玉林人采摘荔枝时灵巧的指尖,都是献给大地母亲的同一首赞歌。
◆怀化:淬炼中的精神生长
芷江受降坊的青石上,镌刻着一个民族的涅槃重生。1945年,当日本侵略者在这里签署投降书时,雪峰山的岩石都为之震颤——一个曾被误读为“夜郎自大”的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夜郎志大”的见证。通道转兵纪念馆里的马灯,至今仍照亮着“实事求是”的真理之路;怀化国际陆港的龙门吊,正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世界。从“边城心态”到“陆港思维”的转变,不仅是地理空间的拓展,更是精神疆域的壮阔生长:就像王昌龄在龙标写下“送君不觉有离伤”时,早已为今日的开放包容埋下伏笔。
玉林的海港码头同样书写着突破的故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承载的不仅是丝绸瓷器,更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如今,向海经济的巨轮扬帆启航,延续着1987年取消粮票时的改革魄力。玉柴机器的轰鸣中回荡着乡镇企业的奋斗呐喊,兴业茶的清香里可品出脱贫攻坚的甘醇滋味。若说怀化的精神是“逆境突围”的坚韧,在历史隘口开辟新路;那么玉林的精神则是“顺势而为”的智慧,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二者都印证着:精神的力量从不是静止的丰碑,而是奔涌的江河——它将贬谪文人的忧思,化作今天开放包容的胸怀;让古代商旅的坚韧,成为当代改革创新的底气。更让每个奋斗者明白:真正的强大,是认清现实后依然热爱生活。
獠牙兽面纹双耳白陶罐,属高庙下层文化(距今约7800~6600年),2004年出土于高庙遗址。
◆双城共鸣:中国精神的多棱镜
当怀化的杂交水稻在非洲田野结出饱满的稻穗,当玉林的玉柴机器在东南亚工厂发出轰鸣,两座城市的精神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和声。五溪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差异,不过是中国精神的不同侧面。
在怀化的古村落里,老人们教导孩童辨认《楚辞》中的香草,将文脉的种子播撒进稚嫩心田;在玉林的侨乡,祖母们向孙辈讲述下南洋的往事,让奋斗的精神融入成长基因。或许某天,当你立于雪峰之巅,看怀化陆港如蛟龙破山,横跨两大洋;或许某刻,当你坐在荔枝树荫下,听玉林港集装箱起落如鼓点,敲响岭南晨光,那时你会顿悟:福地怀化与福地玉林的故事,恰似中国城市生长的缩影——在山水间扎根文化根系,在土地上孕育希望果实,在挑战中舒展精神枝叶。怀化与玉林,虽名字各异,却同蕴着中国人最本真的情感基因:感怀是回望来时路的灯塔,感恩是珍惜当下的箴言,感化是照亮前路的星光。这份深厚情感,既是城市最动人的魅力所在,更是福地中国文明长河奔流不息的精神密码。
原标题:双城共鸣:怀感·怀恩·怀化——“福地怀化”全国百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活动侧记
(原载《玉林日报》,作者系广西玉林日报社主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玉州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新闻奖、中国五四新闻奖获得者,作品散见于《散文》《读者》《广西文学》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