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都知道,我最早是写地缘出身的,擅长从地缘的角度,解读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宗教、意识形态。不过,地缘这东西,终究有纸上谈兵的感觉,虽然理论和逻辑上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现实中,一般也很难有什么直接性的接触。
但就在最近,我因缘际会的去了一个地方,没想到就是这短短两三天的旅行,突然让我对地缘这个东西的影响力,有了一个正面且直观的认知。
那我去的是哪儿呢?
酉阳。
酉阳这个地名,可能很多我的粉丝还是头一次听说,甚至酉(yǒu)这个字的发音,很多人都不会读,或者将其错念成酒,至于酉阳在哪儿,估计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那我就先简单介绍一下吧:酉阳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约87万,面积近5200平方公里。
听上去似乎也没啥特别的,不就是内陆山区的一个山区小县城么?
说实话,去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去了以后,这座小城,直接颠覆了我的认知!从旅游的角度来看,酉阳绝对称得上是一颗明珠,旅游资源之丰富,绝对堪称一座宝矿!
以下就是短短两三天时间里,我在酉阳所亲身走到看到体验到的: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是百里乌江画廊的起点,小镇依山傍水,深居武陵山腹地。烟雨之间漫步其中,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情,犹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
桃花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位于何处,如今已无稽可考。但地处武陵山深处,东晋武陵郡辖境腹心的酉阳,无疑是最有可能的原型所在。最妙的是,酉阳的桃花源,在地势形貌上完美复现了《桃花源记》中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而出洞之后,映入眼帘的桃源村舍,也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高度契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样高水平的文学场景复现,着实是我人生经历中所不多见的。虽然理性角度,我不会真的相信眼前所景,就一定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迹;但极高的复原水平,着实让置之其间的我,恍然中生出一许梦回六朝的既视感。
唯一遗憾的,就是眼下并非花期,所以桃花源里,未见得桃花盛开。不过对此,还是当地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所有来酉阳桃花源的人,看的都不是桃花,而是陶渊明。
寥寥数语,瞬间将境界升华了好几个层次——桃花哪里不能看?但想看陶渊明,感受《桃花源记》,放眼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酉阳桃花源更合适之处!
而最让我意外的,则是酉阳的菖蒲盖大草原。
一般印象中,南方山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样的地理环境,是不可能有什么草原资源的,最多就是山间夹杂的若干小块草场而已。而酉阳的菖蒲盖草原,则颠覆了传统的认知:1400米海拔的高山之上,集中分布着六万亩的大型草场,整个景区面积更足足有一百平方公里。与北方草原的一望无垠不同,菖蒲盖草场位于群山之间,身置其中,给人“东方瑞士”既视感。而草场旁的800米断崖下,便是核心面积高达5000亩的花田梯田,它们在300落差范围内层叠在一起,站在临崖观景台向下俯视,视觉观感极佳。
而菖蒲盖最适合的,其实还是露营和观星。因为景区海拔高,空气质量优良,能见度好,当暗夜天空无云或云量很少时,在菖蒲盖和花田梯田抬头就可看见漫天星河,有时候据说还能看到银河。
当然,因为我没有在景区过夜,所以并没有亲身体验。从网上随手扒了几张专业摄影师拍的照片,看上去还是非常有感觉,很适合出片的:
以上三个景点,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而除此之外,这一次行程,我们还一路游览了有三千年金丝楠木老树的楠木湾、叠石花谷等,虽然整体吸引力不如上面几个景点强烈,但总的来说也是各有特色,值得一游。
好了,关于行程的介绍就这么多。看到这里,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可能是这分明就是一篇游记嘛,跟我们的文章主题地缘有啥关系?
不要着急。写这么多,就是为接下来的地缘环节做铺垫。
回到主题。
这次的酉阳行,确实让我印象深刻。这次去逛到的几个景区,哪怕是走马观花,好好玩下来也得三四天以上的时间。如果是休闲度假或者康养,至少我自己,完全可以在酉阳这个地方呆上个把月不觉得腻。
总而言之,我的感觉,作为一个县,酉阳的旅游资源甚至可以说是过于丰富了——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堪称上乘。
回家后我用deepseek查了一下,结果也印证了我的感受。光一个酉阳县,就有一个5A级景区和11个4A级景区。这样的旅游资源密集度,搁在全国不知道,但起码在西南、中南两大片区,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那问题就来了,这样一个旅游大县,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没去过——别说没去过,连听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哪怕是我自己,在重庆定居了十几年,也对酉阳的景观风光也了解不多,去更是头一次去。
是什么阻碍了酉阳旅游的大火?
答案就两个字:地缘。
如果酉阳是在东中部地区,那可能早就火的一塌糊涂了;哪怕是在西部,如果它是在重庆这种大城市的周边,那也同样不缺游客和知名度。
但很可惜,酉阳所在的地理区位,是武陵山区的最腹心,渝黔湘鄂四省的边角交汇。在过去,这里是土司的辖境,群山阻隔了来自中原朝廷的王化,甚至连汉民都长期不得进入;直到清雍正年间,酉阳才实现了改土归流。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到近现代交通工具出现和基础设施的修建,酉阳才真正与外界建立起较密切的联系。
但这种联系,也是有限的。普通的国道、轮船和低速铁路,或许可以将地处边远的酉阳融入现代文明,但发展水平方面,自然无法跟平原,或者那些大中型交通枢纽相比。
就说我们提到的这个旅游,酉阳坐拥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是搁别的地方,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着老天爷和祖宗的赏饭,它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但酉阳却不行。
为什么?因为直到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酉阳到最近的大城市——重庆中心城区,高速公路或铁路都得近4个小时;哪怕到周边较近的三四线城市——贵州遵义开车3小时,湖南吉首开车2小时,相对发达点的湖北宜昌,开车则需要5个半小时——而且这些都还是在非节假日、不堵车的情况下!
这个交通的影响就太大了。酉阳虽然风光旖旎,但毕竟没有珠穆朗玛那样的标志象征;由于地处偏远,古代又与汉地长期隔绝,所以也不会像名山大川或历史文化名城那样、有着什么特别知名的文化遗址或历史典故,或者知名文人骚客吟诗作赋作文学加持。
说直白点,酉阳在名气方面,是先天不足的。既然名声尚未大显,那即便它是宝藏、是遗珠,也不可能指望有太多远方游客从千里之外,专门为其奔赴。
所以,至少在还未闻名全国的现阶段,来自渝湘鄂黔等周边省份的地缘性游客,就是其主力军。
而这其中,来自重庆中心城区的游客,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毕竟酉阳本身就是重庆辖县,重庆主城又是其酉阳周边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所以吸引重庆主城游客,对酉阳来说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此外,鉴于重庆近年来成功晋升网红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地朋友前往打卡,如果能将这部分外地游客引至酉阳,不仅可以带来一波旅游消费的新增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借这些真外地甚至外国游客之口,逐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打开酉阳的知名度——这对不缺旅游资源,就缺名声的酉阳来说,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
那么,吸引重庆主城方向游客的工作,酉阳做的怎么样呢?
从增量角度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以我个人为例,近几年来,耳边关于酉阳龚滩、桃花源等景区的讨论和话题是越来越多。但从总量角度来看,至少相对于其旅游这一块的资源禀赋,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起码跟同为重庆下辖区县的武隆、南川等地相比,重庆市民对酉阳的关注度,和前往酉阳旅游的规模,还是差了好几个层级。
为什么?说白了还是交通制约。毕竟到从中心城区到武隆,驱车不过两个钟头,到南川的金佛山等景区,更是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到酉阳,不管是开车还是坐火车,都得四个小时。
本市游客通常是以周末游为主,一共两天的休假时间,光路上就要折腾两个半天,如果再遇到开车堵车,火车晚点(尽管近年来普通列车的准点率已大幅提升,但终究没有动车和高铁那么保险)等突发情况,那等于说一个周末啥都没玩,全在路上折腾了。
这就极大限制了本市游客的热情。至于来重庆旅游的外地游客,那就更不用说了,四个小时的路程,在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出省了,而且你到了酉阳,玩完后还不能直接回家——毕竟这只是个武陵山腹地的小县城,别说没机场,就是有,也不可能有通达全国大中城市的航班——这意味着外地游客还得再坐四个小时车返回重庆,然后才能坐高铁或飞机返程。
所以,交通不便,对酉阳旅游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制约,甚至也拖累了当地的经济。反映在数据上,就是户籍人口87万的酉阳,常住人口只有60万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外出谋生——这个比例,对于那些本地没有优质产业的县来说可能稀松平常,但对于酉阳这种守着山水人文金饭碗的旅游资源大县来说,属实有点可惜。
这就是地缘对一个地区影响的最直观体现。地缘对政治的影响,普通人可能直接感受不到;但地缘对经济的影响,这个真的是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
不过,地缘条件,其实也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具体到酉阳这个线程,也同样如此,而且,这场改变,即将发生。
6月30日,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正式通车。从这一天开始,从重庆中心城区乘车,仅需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武陵山腹地的黔江。
其实酉阳也在渝厦高铁沿线。只不过连通酉阳段的高铁才刚刚开建,要5年后才能通车。所以当地县城的居民想要高铁出行,现在还得去临近的黔江、彭水等地乘车,所以还不算特备方便。
但对于到酉阳旅游的游客来说,则基本没有这层顾虑。因为酉阳的旅游资源并不集中于县城,除了桃花源外,其他的景区基本上都散落于境内各地,很多景区离黔江、彭水高铁站,甚至比到酉阳县城更近。所以,如果单纯只是去旅游的话,酉阳本身有没有高铁,其实影响并不大。游客完全可以从重庆出发,乘坐几十分钟高铁,抵达彭水、黔江,然后下车后换乘大巴前往龚滩古镇等酉阳经典景点,再乘高铁返回重庆。鉴于黔彭两地离酉阳地界都极为相近,所以这两座高铁站,某种程度上就是酉阳旅游的前哨车站,实际效果与本县高铁站乘车,几乎没有区别。
而且,为了更好的衔接游客,酉阳文旅也在彭水、黔江两座高铁站设置了接驳大巴。从重庆坐高铁三十多分钟到彭水西站,出站后即可乘坐酉阳文旅的专线大巴,半个钟头就可抵达龚滩地界;而酉阳县城与稍远些的黔江高铁站之间的旅游大巴也同步开启,抵站后上车休息一个小时,即可返回重庆中心城区。
这样一来,从重庆城区到酉阳的通行距离,就大为缩短。有了这条高铁,不仅重庆市民可以周末轻松前往酉阳,就是外地到渝的游客,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把游览范围局限于市区的魔幻森林中,完全可以在体验玩城区的赛博朋克后,一路高铁,几十分钟前往武陵山深处的酉阳,来一把《边城》和《桃花源记》共同织就的山水田园治愈之旅。
这就是现代工业文明铸就的魅力!农耕时代,酉阳只是一个崇山峻岭中的偏远边城,是苗裔土司拒险自守,内藩割据的化外之所;甚至直到上世纪8、90年代,溯乌江而上的崎岖水路,都依然是外界通往当地的主要途径。而现在,随着渝厦铁路渝黔段的通车,短短几十分钟,就可以从重庆直抵酉阳,一览武陵深处默默隐藏了数千年的奇山俊水、绝世风光。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从鄂赴渝,乘船三天两夜穿越长江三峡的过往,不得不为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后,翻天覆地、改天辟地的能力所感叹,所折服!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5年后,随着渝厦高铁酉阳段的通车,不仅西边的重庆方向,东边的湖南方向,通往酉阳的高铁也将开行。届时不光是中南地区大批人群涌入,酉阳和同在武陵山区的湘西,也将通过这高铁线,高效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旅游路线。可以想象,届时这座边城小县,势必将彻底打破宁静,迎来更汹涌的人潮。
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现在就抽空去走走看看。趁着酉阳还没被一眼望不到头的游客填满,还没有被光怪陆离的商业化所彻底吞噬,去感受下这难得的宁静治愈,和边城独有的烟火人间,感受下武陵深处,静逸幽深的遗世风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