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不朽诗篇《蜀道难》有这么一句: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一句说的就是剑门关的艰险。三十三年前我们驾车穿越秦岭,途经剑阁县,就经历了惊心动魄、心惊胆战的一幕,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图片来源网络
时间过去了整整三十三年,至今我还记得,我们是1992年6月1日一大早从吉林延边驾车出发去成都的。一路风尘仆仆,翻山越岭过黄河,一天只有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们一行四人于6月5日晚到达了汉中市,那天是我们停车住宿最早的一次。因为头一天在留坝县境内遭遇了一场意外,在驾车行驶陡峭的盘山路段时,我们就更加谨慎了。
驾车穿越秦岭,我们的两位司机师傅都是第一次走那样的盘山公路。看着陡峭狭窄、崎岖不平的盘山道,再看看一侧深不见底的深渊,不光是司机师傅紧张,我们随行人员也是心惊胆战,大气都不敢喘。
第二天凌晨,我们起床洗漱,简单吃过早饭就驾车上路了。起大早赶路的好处就是早上路上车少,交通顺畅,还有就是早上凉快,车里不热,驾驶员和随行人员坐在车里都舒服一些。
出了城区,走了不远,又是山区了,车辆行驶在崎岖险峻的盘山公路上,司机师傅还是很紧张,非常谨慎地驾驶车辆前行,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特别是司机师傅一脸严肃的表情,更是令我们紧张不安。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在广元吃过午饭,说是午饭,其实就等于是早饭,因为我们起床后就简单吃了一点面包和饼干,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才正式吃早饭。吃完饭休息了十来分钟,一人喝了一杯茶,我们又继续赶路。
在广元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跟饭馆老板咨询,问前面的路好不好走?老板告诉我们说还行吧,好不好走天天都是车来车往,他说走习惯了也就不觉得难走了。饭馆老板还告诉我们,他说剑阁县境内有几处特别陡峭险峻的路段,让我们一定要多加小心,谨慎驾驶,因为那段路是事故多发路段,常有重大事故发生。
辞别饭馆老板,我们继续前行,很快就进入了山区,崎岖的盘山路依然陡峭难行,两位司机师傅依然都很紧张,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我和李龙彩同事也是紧张的要命,根本就不敢看路边的深谷。
过了剑阁县,到了剑门关路段,那段陡峭的上坡路特别惊险,盘山路崎岖狭窄,一侧是看不到底的深渊,要是赶上会车,我们的心都能提到嗓子眼。
图片来源网络
大约两三点钟的时候,我们的车辆总算爬上了那段陡坡,前方是下坡路。看着前方陡峭险峻又崎岖的山路,再看看一侧的深渊,老崔司机苦笑着对小崔司机说:“前面是下坡路,你开一会,我好抽支烟。”“这、这,还是你来开吧,到前边我请你喝汽水……”小崔司机虽然也有好几年的驾龄了,但他的驾驶技术肯定没有老崔司机娴熟,更没有老崔司机的经验丰富,这样的路段老崔司机都打怵,小崔司机心里肯定更紧张。
后面的车按了几声喇叭,看我们的车还待在原地不动地方,后车司机就下车来到我们车前,笑着问老崔司机:“师傅,是不是车出故障了,要不要我们帮忙?”“不是故障,我们第一次走这样的山路,有点紧张……”老崔司机不好意思地说出了实情。
听了老崔司机的话,后车内司机师傅回头冲后面的大货车喊道:“小杨,你开车吧,我帮他们把车开下这段陡坡。”
老崔司机把驾驶位让给那位好心的师傅,他坐在了后排座位上。那位好心的司机师傅调整了一下座椅,松开手刹,就驾车前行。看着他轻松自如地驾车前行,我们都发自内心地佩服他。
看我们都很紧张,那位好心人笑着说:“这段路确实陡峭险峻,习惯了就好啦,我们刚开始跑西安时,也是很紧张。你看我们的车是大货,这五十铃轻型车开着多舒服啊,比开大货轻松多了。走这样险峻的盘山公路,你们记住一点,事情再急车速不能快,会车的时候,尽量停车让对方先行……”
经过聊天我们才知道,那位好心的司机师傅姓刘,是四川什邡运输公司的驾驶员,三年前开始跑西安,刚开始也是很紧张,也没少吃苦头。经过三年的历练,他和他的徒弟小杨师傅都能驾轻就熟,一点都不紧张了。
那天的晚饭是我们请的,六个人四菜一汤,每人喝了一瓶汽酒,吃过晚饭,我们千恩万谢,和那两位好心人挥手告别,我们驾车继续向成都行驶。
本文作者当年在明月峡古梭道遗址留影
昨天翻看老照片,我又想起了当年驾车穿越秦岭的艰险经历,也想起了什邡运输公司的那两位好心人,你们生活得好吗?回忆起当年穿越秦岭的艰险,我还心有余悸。说句实话,第一次穿越秦岭途径剑阁县那段险峻的盘山公路,要是没有那位刘师傅的热心帮助,老崔司机真没有胆量驾车驶过那段陡峭的下坡路。要是没有刘师傅的指点和传授经验,后来几次穿越秦岭我们也就不会那么顺利,更不会那么淡定从容。
时隔三十三年,再次向那位好心的刘师傅表示感谢!感谢什邡运输公司的刘师傅和小杨师傅,谢谢您们的热情帮助!衷心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草根作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