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谢如祥、范江涛群体)发言代表 范江涛
我是范江涛,出生在河南农村,目前在长沙市工作,是一名科技公司的创业者。我的队友谢如祥来自广东省中山市,很荣幸由我作为代表,向大家汇报我们珠峰救人的经历,分享我对“向上的生命”的理解。
2023年5月18日,我和队友在尼泊尔攀登珠峰,从7950米的C4营地出发,向世界最高峰迈进。晚上8点多攀登至海拔8400米时,发现一名濒死的中国登山者瘫倒在路边。那一刻我陷入了挣扎:国际登山界素有“八千米无道德”的说法,在这个海拔,连自身安全都难以保障;而且为了登顶珠峰,我准备了十多年,从小在书中读到珠峰时埋下的梦想,此刻近在咫尺。那一刻,追梦的执念与救人的本能在心中交战,但是生命至关重要,在异国他乡,中国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片刻犹豫过后我告诉我的夏尔巴向导“我的登山之旅结束了,我必须去救她”。
八千米海拔的救援,艰难远超想象,每走一步都要用上全身力气,更何况背负一个含装备近80公斤的人。1个多小时后,我和向导已经力竭,而遇险者这时再次昏迷,我们只能将她安置好后寻找后援。刚下去20米就遇到了后上来的队友谢如祥,他了解情况后也毫不犹豫地决定放弃登顶,和他的向导一起加入救援。通过四人齐心协力,终于在凌晨1点将遇险者成功带回C4营地,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八千米生命禁区,我们用4个多小时的救援接力,救下了中国同胞,打破了国际登山界在八千米无救援的惯例,用行动证明:中国人的道德观,拥有超越世界屋脊的高度!
我和谢如祥都曾在北大求学,在学习之余,登山这项极限运动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征服高山的狂妄,而是在仰望星空时不忘脚下的温度,在追逐梦想时守住心中的良知。这种精神让我们在八千米的生命绝境中,没有成为冰冷的攀登机器,而是挺身而出伸出援手的中国登山者!
救人那天,我错过了珠峰顶峰,梦想没有实现,也成了我过去两年心中绕不开的“执念”,它呼唤我再次出发。决定再次冲击珠峰那天,我在朋友圈写道:“勇气是人类的赞歌,很幸运,我拥有了两次。”
第二次登峰,我的心理压力极大。对很多人来说,登一次珠峰已属不易,再次冒险更加困难。最后的登顶路,走过了8800米处的横切,走上一个雪坡,突然看见面前距离不远处,阳光照亮了一个雪崖,雪崖上七彩经幡如此耀眼,不用任何人告诉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就是珠峰顶峰,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今天,我和谢如祥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称号,感到无比激动,我们的努力被看到,始终有人关心着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意义,告诉更多的人,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可以是生活中的英雄!
最后,我想说:向上的生命,既要攀登梦想的高度,更要守护人性的温度。党和国家的培育,让我们在追逐个人梦想时,始终记得“大写的人”该有的模样;同时全社会对见义勇为的尊崇,让更多人愿意成为“风雪中的点灯人”,灯光汇聚,无畏风雪!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在生命的山峰上,做永远向上的攀登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