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
杭州古树名木CityWalk(城市漫步)线路图又添新内容。
7月25日上午,在杭州吴山香樟古树文化公园举行的第五届长三角古树名木保护交流大会暨第三届杭州市古树名木主题展启动仪式上,杭州第二批古树名木CityWalk线路图正式发布,鼓励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古树和古建筑相映生辉的魅力。
记者 陈颖 摄
6条探寻线路,串联起古树与文物的对话
大会的重头戏之一是第二批《杭州城市古树名木CITYWALK线路》公布。
今年杭州市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古树名木保护行动计划,精心策划了6条围绕杭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古树名木展开CityWalk的线路,线路图名为“古巷问年轮”,包括文林武木行、禅林飞来踪、吴山寻宋韵、大河寻青阶、虎跑百木荫、安平一片泉,跟着线路探访古树名木,往往能收获意外之喜。
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市共有4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各级文保单位内共有古树名木219株。这6条路线集中在文保单位附近,串联起了飞来峰造像、灵隐寺石塔、岳飞墓、孤山馆舍、六和塔、孔庙碑林、高家花园、临平安隐寺(安平泉)等多处文保单位,同时也涵盖了樟树、银杏、枫香、珊瑚朴、黄连木、七叶树、朴树等丰富多样的古树树种。
这些古树,是杭州生态变迁的活档案,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这些线路不仅连接了古树名木,也串联起了一场古树和文物之间的对话。
记者 陈颖 摄
“比如,路线之一吴山寻宋韵,全长约1.5千米,以寻找临安城遗址为线索,游客沿途可以欣赏杭州孔庙到吴山城隍阁一段诸多古树名木,其中既有历经700年风雨的古樟树,也有走过630年岁月的龙柏、杭州市“最神奇古树”油麻藤等。”
后续,CityWalk线路还将策划主题研学游的新玩法。
哪里能看到详细路线?大家可登录浙里办App,搜索进入“绿色家园”应用,点击主页面下方“杭觅”模块,找到“古树探寻”专题,查看CityWalk线路图上古树名木的详细信息并导航前往。
首批“杭州古树医生”获聘,“把脉问诊”更科学
“楼老师,以前我们用水泥支撑保护空心的古树,但水泥不能跟着大树生长,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要把水泥去掉,对病害进行综合研判,科学护树,现在借助数字化手段,可以对古树进行精准评估。”
大会上,杭州植物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楼晓明时不时被人请教如何给古树“治病”的问题,他也是大会上首批获聘的“杭州古树医生”之一。
记者 陈颖 摄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大会上,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古树名木协同保护的备忘录》,并为首批“杭州古树医生”颁发聘书,同时发布“杭州古树法官”名单,通过法律制度和专业队伍的双重保障,为古树保护提供坚实后盾。
在楼晓明看来,他这次获聘从侧面体现出社会对古树名木越来越重视,“另外,从用水泥护树到现在科学护树,大众对科学护树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
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下来,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应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的新技术越来越多,“跟给人看病一样,如果能通过科学手段给古树看病,对古树‘病情’的判断也会更有针对性。”
据统计,杭州市建成区共有古树名木1242株,其中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88株,二级古树(树龄在300年—500年)120株,三级古树(树龄在100年—300年)1029株,名木5株;拥有树种76种,包括樟树、枫香、珊瑚朴、银杏、木犀、朴树等。
今年,杭州市也启动了2025年度古树名木“健康体检”专项行动,创新利用先进体检仪器与智慧监测设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重点针对一级古树、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等生境相对易受影响的古树进行“把脉问诊”,以实现对城市古树生长环境的实时管控和健康状态的精准评估,推动古树保护从“经验养护”迈向“科学复壮”的新阶段。
主题展将持续到9月底,现场展示古树保护成果
会场外的主题展上,大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热情还在继续。
该展区以古树名木市集为主,各类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展示的古树名木物联设备、古树保护企业展示的病虫害防治药物、各地古树的修复案例……16个摊位集中向大众展示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丰富内容。
“我们也是古树的守护者!”第三届杭州市古树名木主题展“百年树人”互动打卡墙前,来自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老树新芽小队的学生们组成了“百年树人”的“人”,取专属守护证书,与古树郑重结下一份专属的守护之约。
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林木无损检测仪。记者 陈颖 摄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林木无损检测仪,可以通过敲击传感器产生应力波,无损检查树木的空洞情况。”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翁翔热情地向市民介绍他们在古树名木保护上应用到的各种高科技,像探测树木内部结构的针测仪、用于检测树木腐朽的树木雷达检测系统等。
记者 陈颖 摄
更多人则在围观展区里一株古樟树,与很多之前看到的古树保护不同,它的树洞由一层钢丝覆盖,既可以保持通风也可以防止害虫进入,除了树干被几根钢管支撑着,枝干也被钢丝绳支撑起来。
凤凰山管理处园林科技科徐晓风科长告诉记者,如果把钢管支撑比作古樟树的一副“硬拐杖”,那钢丝绳就是它的“康复器”,光用钢管支撑,树木容易躺平式生长,用上“康复器”,有助于强健它的枝干,“这株700多岁的古樟树今年用上软硬两副‘拐杖’,现在古树树冠翠绿,长势更加健康。”
不少市民纷纷表示,看了主题展沿路设置的古树保护宣传科普装置,对古树保护了解得更多了。
据了解,该主题展将持续到9月底。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