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闹钟响了。
起床,洗漱。
而后,叫了个滴滴。
带上行李,直奔机场。
大城市叫车,真方便。
无论何时,都是秒接单。
这次出门,带了手机、无人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冬天的衣服。
因为要在南疆生活三个月。
到机场,先办行李托运。
深圳机场现在有办托运的自助机。
但是,我把拉杆箱放上去后,不停地提示超重,让我去人工柜台办理。
我又跑到人工柜台。
过程还算顺利。
只是笔记本和无人机需要随身携带,走人工安检通道。
安检时,工作人员说,你包里是不是还有根跳绳。
我说,是。
她说,拿出来看一下。
我拿出来后,她瞥了一眼,说,好,没问题。
我知道登山杖不让带,跳绳也有限制?
安检完,到登机口时,还很早。
6点55的飞机,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登机口。
深圳去和田要从重庆或成都中转。
原本我买的从重庆中转,全程只要八个小时。
但是前两天航空公司莫名其妙给取消了。
无奈之下,又退了,重新买的从成都中转的同一天的票,只是时间要多两个小时。
多的这两个小时,是因为深圳到成都不是直达。
而是先落地湖南邵阳,然后再从邵阳飞到成都。
坐飞机最浪费时间的就是登机前的准备工作。
到邵阳后,空姐让所有人都下去,说是飞机要重新打扫。
我们也只能按照指示下机。
出口处有工作人员依次给每人发一个临时换乘的卡片,说这是再次登机的凭证。
好在,时间不长。
也就是我拉泡屎的功夫。
我是真的在邵阳机场的厕所拉了一泡屎。
邵阳机场很小,就一个登机口。
从邵阳去成都的老年人很多
每个人都戴个小红帽。
我猜,是旅游的。
后来看到了举旗的导游。
才确认是老年旅游团。
这么一折腾,到成都用了4个多小时,直到中午11点半才到。
好在,从成都到和田的飞机是下午2点多。
时间还是充足的。
在成都下机后,我先去取了行李,然后在同站中转。
天府机场远离成都市,行政上属于简阳市。
我为啥这么清楚?
三年前,我就来过。
那时候还是疫情,也是去和田,原本从从双流机场中转,结果给调成了天府机场,转场就需要打车。
就是因为打车,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滴滴司机让我加钱,否则不去。
最终讹了我80块钱,至今记忆犹新。
这次从成都飞和田,我在线上值的机,提示说坐左侧靠窗能看到昆仑山山脉。
那我就选左侧靠窗的。
窗子是靠了,悲催的是选的座正对着飞机的翅膀。
导致大部分视野都堵住了。
即便如此,我也拍到了不少昆仑山的美景。
山顶的雪清清楚楚,和白云交织在一起。
透过厚厚的舷窗,你会感觉昆仑山不再是地图上的名字,而是眼前伸手可触的真实。
阳光从机翼的金属边缘反射出来,把雪峰映得耀眼刺目。
山脉的脊梁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不绝,山谷间的阴影则像深邃的墨色裂缝,将天地切割开来。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的缝隙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层层叠加的水墨画。
尤其是当飞机偶尔穿过一片薄云,雪山忽然近在咫尺。云雾像是透明的纱,把山的线条勾勒得既模糊又神秘。
山顶的雪洁白得没有一丝杂质,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像是大地最古老的守护者。
我举着手机拍照的同时,脑子里忽然冒出一种奇怪的念头。
人类的视野再开阔,也依旧只是从某个角度窥探它的片段。那种浩瀚与静默,让人瞬间明白自己是多么渺小。
飞机翅膀遮住了大部分风景,但也正因如此,我的视线被迫聚焦在那些不完整的山峰和雪线之间。
或许不完美,才更像是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
永远只能看见局部,却足以被震撼。
飞机越过昆仑山,下面就是一片黄。
我心想,接下来又要过上天天吃沙的好日子了。
其实,做线上小卖部,我完全可以让人代发货,没必要到原产地。
一是成本大。
二是即便如此也未必会卖得好。
但是,我做事情就是这么执着,凡是产品不经过我的手,我不放心。
而且,我的标准比较严。
至少,我代表一类消费人群,我不满意,那么和我类似的人群肯定也不满意。
代发货对我而言,是不认真的一种表现。
这是我做事的基本态度。
我认为前两年肯定是亏钱的,因为我计算过各种成本。
所投入的精力、时间和收入未必成正比。
晚上7点半,飞机准时到达和田机场。
现在不叫和田机场了,改名叫昆岗机场。
天气晴朗的时候,新疆的7点半还是下午,太阳挂得老高。
只是今天是沙尘天气,阴沉沉的。
徐老板老早就在机场出口等我。
上车后,直奔小院。
小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是乡镇下面的一个农村。
人烟稀少。
新疆的地都很大,户与户之间常常相距十几公里。
所以忍受不了孤独的人是待不住的。
三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
和三年前相比,县城到乡镇的路拓宽了不少。
乡镇到农村的路,没太大变化。
最近,安检严格了许多。
就个人安全来说,比以前好多了。
整体而言,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我们到镇上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
徐老板预订了几十串牛肉串和羊肠。
都是2元一串。
他说,这个搞烧烤的,一天能卖五六千块钱。
他家的馕,不要钱,只收烤串钱。
父亲负责烤,儿子负责打包。
我们等待的间隙,顾客络绎不绝。
类似的人是开化的人。
只专注于挣钱。
而很多未开化的人,专注于搞事。
搞事的人进了多少次宫。
出宫后,依然屡教不改。
这也是人与人思想的差异。
拿上烧烤,我们去了对面的兰州拉面馆。
一人要了一碗清汤刀削面。
10元一碗。
吃完饭,回到小院,已经是晚上10点整。
现在,小院内的条件好多了。
网也接了,热水器也安了,自来水也通了。
相比三年前天天去外面拉水吃,不知好了多少倍。
那时,每天还要从院子里铲沙。
因为,一场沙尘暴,屋里的沙就堆满了。
现在,院子上面封了顶。
沙再也进不来了。
政府在每家每户门口还安装了探照灯和高清摄像头。
还有24小时巡逻的民警。
一夜到天明,实时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你看,日子,总归是越来越好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