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衡/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蓓 见习记者 陈炳衡 太原报道
在这个中秋与国庆相逢的黄金周,太原这座承载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迎来了一场关于温度与便利的旅游变革。记者看到,秋日暖阳下,晋祠博物馆前,一条新铺设的无障碍通道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坐轮椅的游客通过支付宝人脸识别系统顺畅进入景区,避免了往日排队等待的烦恼。不远处的太原古县城内,爱心驿站里休憩的老年游客正品尝着免费提供的茶水,墙上悬挂的“我为游客办实事”标语格外醒目。
陈炳衡/摄
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平等感受唐风晋韵
双节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太原街头看到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老年及特殊需求游客,这一现象背后是太原文旅系统持续推进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建设。记者从山西省政府官网了解到,早在2023年9月,山西省就开始大力推广使用95128电召服务号码,老年人、残疾人等有特殊出行需求的乘客可预约出租车上门服务;开通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23条,计划新增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108辆;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设备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推动完善盲文站牌、候车座椅、电子站牌等设施。
陈炳衡/摄
10月4日,在太山景区,导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要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平等地感受唐风晋韵的魅力。”这场始于景区入口处的改变,正在重塑着太原旅游市场的格局。
具体而言,太原市在提升旅游无障碍服务方面展现出系统性的创新与突破。在交通接驳环节,太原公交集团特别开通的双层观光巴士专线,配备轮椅固定装置和语音报站系统,串联起晋商博物馆、食品街、森林公园等主要景点。
在晋祠景区,不仅设置了无障碍参观通道,还特别配备智能自助导游机,提供大字体和语音讲解服务,方便视障及老年游客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太原古县城则在保留传统人工售票窗口的同时,开辟了“快速通道”,65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快速入园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各景区的爱心驿站,这些驿站内除常规服务设施外,还增配了助行器、老花镜、应急药品等适老物资。
在服务细节上,记者在景区导游服务中心看到,景区配备了手语服务导游,所有导游均持有导游证,在导游服务期间,未发现隐性消费和诱导性购物的情况。10月5日,来自北京的老年游客陈先生对记者感慨:“在太原,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有时代的温度。”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共同构筑起太原无障碍旅游的服务体系,让特殊群体游客的旅行从“可能”变为“享受”。
陈炳衡/摄
设施有了,但细节还需完善
然而,太原无障碍旅游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记者在晋祠看到,尽管主要出入口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但部分坡道过陡、扶手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10月4日,一位陪同残疾人士游览的志愿者对记者指出:“设施有了,但细节还需完善。”与此同时,不同景区之间的无障碍服务标准差异较大,部分景区仅满足于“有”,而未能达到“好用”的标准。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无障碍旅游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游客可能在一处景区享受到完善的无障碍服务,却在前往下一景点的路上遇到障碍。这种服务链条的断裂,往往使得前期投入的设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10月6日,中国文旅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韩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无障碍旅游的推进不能只停留在景区内部,必须延伸到交通、住宿、信息指引等各个环节。当前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导致服务碎片化。只有真正从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无障碍环境,才能让他们的出行不再受限,实现有尊严、自主的旅行体验。”
10月7日,河南省盲人协会副主席马自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不实用、不连贯、不人性。以公共卫生间为例,无障碍厕所往往空间狭小,门把手仍采用需要手腕力量的旋转式设计,对轮椅使用者极不友好。盲道建设更是形同虚设:地铁站内盲道在安检口突然中断,人行道上盲道被共享单车占用,甚至出现盲道中间立电线杆、树枝低垂挡路的危险状况。”
马自立指出,“信息无障碍同样缺失严重:视频资料缺少字幕,重要会议缺乏手语翻译,让听障人士无法获取基本信息。社区无障碍设施更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典型体现——小区正门设有坡道,侧门却只有台阶,轮椅使用者不得不绕行半里路。”
这些看似细碎的问题,实则暴露了系统性的缺陷。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成为阻碍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堵点"。解决之道需要市政、园林、交通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细节处落实人性化设计,真正实现无障碍设施从"有"到"好用"的转变。唯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让无障碍环境真正畅通起来。
无障碍旅游的真正实现需打破部门壁垒,打通服务断点,推动交通、文旅、城建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统一建设与管理标准。唯有将无障碍理念贯穿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才能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自由行走、安心出行,真正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