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到底哪里美##秋游河北悦山河##多彩旅行·畅游河北#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邯郸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孕育出无数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如:孕育人类的始祖女娲;延续赵国强盛态势的女政治家赵威后;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郭隆真等。
当下,我们将依托邯郸成语,透过古今杰出女性的优良品德,展现女性的非凡魅力 。
邯郸之美,当数罗敷
在古代邯郸,有一女子,以倾世之姿,成为城市的绝美天花板。她就是罗敷。
罗敷之美,如诗画般动人。她身系丝裙,轻盈漫步在邯郸城隅。青丝如瀑,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泽,发间点缀着素雅的珠翠,简约而不失韵味。那眉如远黛,眼眸明亮而含情,仿佛藏着星辰。
她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气质。罗敷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又有北方女子的爽朗大方。她站在桑林边,手持桑篮,姿态优雅,一颦一笑间流露出自然的纯真与质朴。
罗敷之美,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她在集市上,周围的人都被其魅力所吸引,目光追随。她的美,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罗敷采桑
【典源】晋·崔豹《古今注》:
《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
忠贞:秦罗敷
东汉时期实行郡国分封制,光武帝刘秀将他的叔父刘良封为赵王,驻守邯郸。
秦罗敷是邯郸城里尽人皆知的美女,清纯秀丽,身材窈窕,衣饰华丽,因而看见她的人,莫不为之心旌摇曳。她十八岁那年嫁给当地的王仁为妻。王仁在赵王府中担任千乘职务,每天早出晚归,非常忙碌。秦罗敷则在家采桑养蚕,两个人夫唱妇随,情爱弥笃。
春暖花开的季节,邯郸城外踏青的游人往来如织,赵王高车驷马经过一带桑林,听见桑林中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只见桑林中有几个身穿红装的少女手挽柔枝正在采摘桑叶。
赵王刘良趁着几分酒意步入林中,看到秀艳动人的罗敷,禁不住怦然心动,难以自持,便上前调笑,罗敷不为所动,赵王悻悻而回。后来,赵王得知罗敷是千乘王仁的妻子,虽然行为有所收敛,但又心有不甘,经过一番谋划,决定采取利诱的手段。若罗敷是贞烈女子,自然不能相求;若罗敷是轻浮女子,许以金帛,便可纳入宫中。
一日,赵王摆下宴席,邀请秦罗敷前来赴宴,然后再相机行事。秦罗敷如约而来,赵王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赵王开怀畅饮,已有几分酒意。就在赵王想要出言不逊时,秦罗敷不慌不忙地说,要为他弹唱一曲乐府歌辞,以助酒兴。于是,秦罗敷以纤纤玉手拨动筝弦,轻启朱唇,一曲著名的《陌上桑》就这样产生了。
《陌上桑》是一篇喜剧性的叙事诗。全诗描写了一位名叫秦罗敷的美女在城南隅采桑,人们见了她都爱慕不已,正逢一个“使君”经过,问罗敷愿否跟他同去,罗敷断然拒绝,并自豪地夸耀自己的夫君和美满的婚姻。
在诗中她用“使君”来暗指赵王,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婉拒赵王的邪念,既不伤赵王的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名节。赵王听后心里感到很惭愧,只好怅然离席。从此,这首歌颂采桑女秦罗敷美貌与坚贞的《陌上桑》流传开来。在罗敷的身上体现出不畏强暴、不慕权势、忠于爱情的坚贞品质。
邯郸的美,在罗敷身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邯郸的历史与文化。罗敷的美,成为了邯郸的一张名片,让这座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