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近千年前,苏东坡所作《惠州一绝》流传至今。岁月流转中,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下一些古村一度成为“空心村”。不过,近年来,“艺术村长”工作室、兰门民宿、山夏1368酒店等成为不少游客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沉睡的古村“苏醒”,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4瑞士BLT建筑设计大奖等一个又一个奖项纷至沓来,它们已成为岭南文化新地标。令人意外的是,这背后的“雕刻师”竟是泰康保险集团。
古村落“涅槃”,变身网红打卡地
近日,新黄河记者探访泰康罗浮山乡村振兴带项目。破旧倒塌的老屋,经过“修旧如旧”般的设计与修缮,变身民宿、美术馆等,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文化气息浓厚,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而在改造前,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的古村落山下村,曾因人口外流成为“沉睡古村”,“空心”状态持续了近30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兰门村也一度成为“空心村”。
这些古村经过改造,变化的不仅仅是面貌,文旅经济效应持续显现。
在兰门田园康养项目,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总经理王超给出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4年,兰门村接待访客量高达21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近2000万元/年,为当地村民创造了40个就业岗位;徐田村年度游客量达35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创业15家,整体收入达800万元……
山下村的蜕变也肉眼可见。明、清、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青砖瓦房,其中86间经过泰康“雕琢”,植入酒店、非遗工坊、茶室、SPA等多元业态,变身文旅新地标“山夏1368酒店”。
“山下村的一天,从鸟鸣晨雾中醒来,穿着明代服饰漫步古村巷落,体验农耕手工之乐,夜晚观赏无人机秀与灯光表演……”“山夏1368酒店”工作人员为来访者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2024年,泰康投资2亿元打造“山夏1368酒店”和“山夏农场”,以“罗浮山下,华夏之南”为文化内核,在保留岭南龟形村落布局、三口莲塘生态肌理的基础上,植入现代适老化设施与智慧健康系统,让600年古村成为融合历史展示、文化体验、康养旅居的岭南文化新地标。
文化活化、康养赋能、产业升级……罗浮山下新图景可期
随着古村落焕新,搬出去20多年的村民长辈回来,感叹“仿佛找到了以前小时候的感觉”。在兰门民宿,曾经的村民更是回乡举办婚礼。
在徐田村兰门小组,泰康投入600多万元对清代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将破败的夯土房改造为“村ART”艺术展厅。2024年,一场“村ART”比赛在此举办,吸引110名村民参赛。赛后,33幅农民画作在展厅展出,一个月内5000余名游客、艺术家慕名而来,徐田村成为博罗县首个挂牌“艺术村长”工作室的村落。
如今,兰门村已从曾经的“空心村”蜕变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乡村民宿建设样板。兰门改造项目斩获2024A+Awards、法国巴黎DNA设计奖、世界人居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金奖等7项国内外大奖。徐田村已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径。
2021年10月,泰康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罗浮山乡村振兴带项目,覆盖博罗县福田镇、长宁镇等区域,串联徐田村、山下村、坳岭村等多个村庄,形成U形产业带,总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对于项目成功的关键,泰康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不是企业单打独斗,而是与政府、村集体、村民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圈。泰康以“政企协同”为路径,深耕徐田、兰门、山下等村落,通过文化活化、产业升级、康养赋能,与当地政府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人才培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径。特别是,在古村改造中,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以文化为魂,让闲置的古建筑成为承载乡村记忆与消费场景的“活资产”。
截至目前,泰康罗浮山乡村振兴带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1亿元,一期总投入1.1亿元,用于兰门民宿、徐田古村、坳岭村建设;二期投入2亿元,用于“山夏1368酒店”“山夏农场”建设。“山夏农场”“兰门农耕区”两大田园综合体的打造,进一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持续的文化挖掘,让罗浮山乡村振兴带的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近年来,泰康联合当地政府挖掘徐田村武将文化、山下村农耕文化,定期举办“福田菜心节”“非遗手作体验”“茶香雅集”等活动,让古村落特色文化与潮流文化接轨,让乡村成为城市人追寻乡愁的“精神栖息地”。
按照二期计划,泰康将把罗浮山乡村振兴带打造为旅游目的地,带动流量转换,实现共建、共创、共富;同时,结合惠州属地资源,打造全国化“冬养罗浮”IP。
从泰康罗浮山乡村振兴带项目看,乡村振兴,找到合适的路径,发展前景可期。
记者:黄敏 摄影:黄敏 编辑:曹梦佳 校对:高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