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四川只有成都和九寨沟呢?今天我挖到了一座宝藏小城——石棉。
石棉不是一座网红扎堆的旅游城市,它是四川省雅安市的下辖县,藏在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既有雪山的壮阔,又有河谷的温润,更藏着独特的红色记忆,却低调得鲜为人知。
来了真的会不想走!真的后悔以前总执着于成都的烟火、九寨的海子,没早点发现这座多元秘境,现在来了就想赖在山水间,连呼吸都带着草木与阳光的气息,根本不想返程。
我们从雅安市区过来,在雅安待了两天,本来碧峰峡的清幽、蒙顶山的茶香已经够惬意了,没想到来了石棉,发现这里的美更立体、更有故事感。
1、第一眼就震撼了,石棉的山水是刚柔并济的画卷。
昨天傍晚驾车进入石棉城区,就发现这里被大渡河穿城而过,两岸的群山巍峨挺拔,部分山顶还残留着未化的积雪,与河谷两岸的翠绿植被形成鲜明对比。
空气里混着江水的清凉和高山草甸的清新,深吸一口都觉得神清气爽。街道干净整洁,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当地人沿着江边步道散步、聊天,夕阳把江面染成暖金色,远处的吊桥横跨河谷,美得像电影镜头。
第二天早上起来,沿着大渡河畔晨跑,看到渔民划着小船在江面捕鱼,晨雾缭绕在山间,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连晨风吹过都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彻底治愈了城市疲惫。
2、必打卡地标:红色记忆里的英雄之地—安顺场。
石棉最具分量的地标,当属安顺场。这里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革命圣地,既有红色历史的厚重,又有河谷风光的秀丽,免费开放。走进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里的文物、图片和文字,生动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让人肃然起敬。
纪念馆外,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巍然矗立,大渡河水奔腾不息,当年红军渡河的古渡口依然保存完好,岸边的古榕树枝繁叶茂,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站在渡口远眺,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不禁感叹当年红军的英勇无畏。在这里,既能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又能欣赏河谷的壮美风光,意义非凡。
3、舌尖上的烟火—石棉烧烤。
石棉的美食里,烧烤绝对是灵魂!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烧烤,石棉烧烤以“铁板煎烤+炭火网烤结合”为特色,厚铁板煎制的五花肉、烤小肠滋滋冒油,外焦里嫩,再蘸上当地特有的干碟或湿碟,香到骨子里。
市区里的烧烤店随处可见,很多都是开了十几年的老字号,晚上店里坐满了人,烟火气十足。我们选了一家河边的烧烤摊,点了招牌五花肉、烤小肠和当地的野菜,配上冰镇啤酒,听老板讲石棉的故事,看着河边的夜景,别提多惬意了。
除了烧烤,石棉的草科鸡炖菌汤也堪称一绝,鸡肉鲜嫩,菌汤鲜香浓郁,暖心又暖胃。
4、下午游览了云端上的草甸—孟获城。
孟获城距离石棉城区约50公里,驾车1小时可达,景区免费开放,停车收费10元/车(部分游乐项目收费)。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池,而是一片高山草甸与原始森林相间的秘境,相传是三国时期孟获屯兵的地方。
走进孟获城,广阔的高山草甸上牛羊成群,冬季(11月-次年4月)可远眺清晰的雪山,其他季节则是满目青翠(前往景区的S217省道冬季部分路段可能结冰,需谨慎驾驶),草甸与原始森林相连,溪流旁的红石滩色彩艳丽,风景壮阔又治愈。
沿着木栈道漫步,脚下是青翠的草地,身旁是挺拔的云杉,偶尔能看到牧民的帐篷,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登上观景台,整个孟获城的风光尽收眼底,高山、草甸、森林、红石滩融为一体,随手一拍都是壁纸级别的美景。
5、人文魅力:藏在大山里的非遗与风情。
石棉还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小城,汉、彝、藏等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逛了当地的彝族村寨,看到彝族同胞穿着传统服饰,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挂着玉米和辣椒,充满生活气息。
村里的老艺人还现场展示了彝族刺绣和漆器制作技艺,一针一线、一漆一画都透着匠心,精美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傍晚时分,村里还举办了篝火晚会,彝族同胞和游客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歌,喝着自酿的咂酒,感受着最淳朴的民族风情,让人乐不思蜀。
来了一趟石棉,发现这是一座宝藏小城,萌生了退休后过来长住的念头。它没有成都的商业化,没有九寨的拥挤,却有着壮美的山水、厚重的历史、地道的美食和淳朴的人情。
在这里,既能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又能拥抱大自然的治愈,还能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样的石棉,来了真的不想回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