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30个自治州
自治州属我国的二级行政区(也叫地级行政区),与地级市、地区、盟同级,由省、自治区管辖。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有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设立(如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有的以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州下辖3个以上的县级行政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三个县级行政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康定市、丹巴县等18个县级行政区。
我国自1950年设立起第一个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现有30个自治州。我国的30个自治州分布在四川、吉林、云南等9个省级行政区,它们是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云南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南自治州,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自治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土地面积为47.15万平方千米(与我国土地面积第六大省黑龙江省相当),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自治州,也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巴音郭楞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巴音州地处新疆中南部,东邻青海和甘肃,北以天山为界与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等地州市相连,西连和田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巴州现有常住人口约151万(2024年末),有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49个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55%,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35%左右。巴州下辖有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和静县、和硕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博湖县等八县一市;若羌县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土地面积为20.23万平方千米)。
位于库尔勒市区的库尔勒站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最大的火车站,为国铁乌鲁木齐局管辖的一等站。
巴音州交通发展较快,现有南疆铁路、库格铁路、若和铁路、吐和高速、乌若高速、西和高速、315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设有库尔勒站、库尔勒梨城机场、若羌站、且末站、若羌机场、且末机场等交通站场;位于库尔勒市区的库尔勒站是南疆铁路和库格铁路的交会站,是新疆重要的铁路枢纽,投用于1984年,现为国铁乌鲁木齐局管辖的一等站;位于若羌县城的若羌站是格库铁路和若和铁路的交会站,投用于2020年位于库尔勒市郊的库尔勒梨城机场是一座4D级军民合用机场,通航于2007年,可与国内北京、上海、成都、乌鲁木齐、和田市等30多座城市通航,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83万人次居新疆各机场第三名(仅次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和喀什机场)。
位于若羌县城的楼兰博物馆是一家以楼兰文明为主题的国有博物馆。
巴音州经济实力较强,2024年GDP1601亿元居新疆各地级行政区第5名(仅次于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巴音州经济以油气生产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特色农业为经济支柱,拥有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等特大企业(总部在库尔勒市,新疆最大的油气企业),巴音州州府库尔勒市是新疆县域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2024年库尔勒市GDP约1103亿元),入选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榜单(由赛迪研究院发布)。巴音州有库尔勒香梨、且末羊、轮台白杏、博斯腾湖鲤鱼、若羌红枣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仅产于库尔勒市孔雀河流域的库尔勒香梨具有“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的特点,库尔勒香梨在2025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中列第16名,品牌价值达170亿元。

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的博斯腾湖景区是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巴音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文物古迹众多,有小河墓地(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罗布泊南古城遗址(汉至晋)、楼兰古城遗址(汉至晋)、米兰古城遗址(汉至唐)、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清)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州旅游景区建设较好,现有巴音布鲁克景区(在和静县)、博斯腾湖景区(在博湖县)两家5A级旅游景区。巴州建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楼兰博物馆等全国知名博物馆,位于库尔勒市的巴州博物馆是一家开馆于2008年的国有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有馆藏文物7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7件,常设巴音郭楞通史、丝路楼兰、东归壮举等展厅,2018年获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若羌县城的楼兰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展示楼兰古城、米兰遗址、小河墓地等历史文物,开馆于2011年。巴州有新疆科技学院等高校;位于库尔勒市区的新疆科技学院是一所创办于2002年的公办本科高校,现有在校学生15000余名。
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位于甘孜州泸定县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成立于1950年(时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为现名),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地区级民族区域自治州;甘孜在藏语中是“洁白美丽”之意。甘孜州总面积14.97万平方千米(比安徽省的面积还大些),常住人口约111万(2024年末);甘孜州有藏族、彝族族、汉族、回族等42个民族,藏族占全州人口的79%。甘孜州处于四川西部,西隔金沙江与西藏昌都市相望,北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邻雅安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壤。甘孜藏族自治州现下辖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新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白玉县、德格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和得荣县等18个县市,是我国下辖县级行政区最多的自治州。
位于丹巴县的丹巴古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在1172米至7509米之间,平均海拔3500米。甘孜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甘孜州山峦绵延,江河纵横,流淌着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众多大河,全州水能可开发量4130万千瓦居全国各地级行政区第三名、四川各市州第一名;甘孜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锂、镍、白银、黄金、铅等13种矿产资源储量列四川各市州第一名,各类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超3000亿元。甘孜州有森林面积82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约33%,是我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天然草场面积1.3亿亩,占四川草地总面积的47%;甘孜州拥有以鹿茸、麝香、虫草、贝母等药用动植物1500余种,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动物87种。甘孜州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现有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玉县境内)、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稻城县境内)、四川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理塘县和稻城县境内)、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境内)等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康定市区的四川民族学院主校区是一所创办于1985年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
甘孜州经济发展较快,2024年GDP581亿元居四川21个市州第20名,经济以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甘孜州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已建成水电站210多座总装机容量超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470亿度,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位于雅江县境内雅砻江干流上的两河口水电站是我国目前已全部建成的第14大水电站(按装机容量排名),该电站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坝高295米,是我国第一高土石坝和四川库容量最大的水库。旅游业是甘孜州经济支柱之一,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43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482亿元。
位于稻城县桑堆乡的稻城亚丁机场是一座海拔4411米的民用机场,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甘孜州现代化交通体系初步建立,有雅叶高速、炉雷高速、318国道、317国道、248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建有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和甘孜格萨尔机场三座机场。位于稻城县桑堆乡距县城公路距离约50千米的稻城亚丁机场是一座海拔4411米的4C级民用机场,正式通航于2013年,可与重庆、成都、杭州、珠海等城市通航,是全球海城最高的民用机场。
位于德格县城的德格印经院是我国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孜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发祥地、格萨尔王的故乡、嘉绒文化的中心,德格县与拉萨、甘南夏河并称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甘孜州有德格印经院(德格县)、八邦寺(德格县)、丹巴古碉群(丹巴县)、松格嘛呢石经城(石渠县)、巴格嘛呢石经墙(石渠县)、波日桥(新龙县)、白利寺(甘孜县)、白玉嘎托寺(白玉县)、乡城夯土碉楼(乡城县)、泸定桥(泸定县)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巴塘弦子、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孜州现有稻城亚丁景区和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两家5A级旅游景区。甘孜州有四川民族学院、甘孜职业学院等高校;主校区位于康定市区的四川民族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85年的四川省属本科高校,设有藏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000余名。
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成立于1983年(时称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为现名),是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与宜昌市、张家界市、重庆市等相邻,面积24111平方千米。恩施州现有常住人口约338万(2024年末),有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一半多,土家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6%左右。恩施州现下辖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和鹤峰县等8个县市,州政府驻恩施市。
位于恩施市区的恩施站是宜万铁路的中间站,为国铁武汉局管辖的一等站。
恩施州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海拔在67米至3032米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恩施州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清江(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酉水(长江支流沅江支流)、唐崖河(长江支流乌江上游支流)等。恩施州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约67%,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世界硒都”等美称,有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等五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恩施州恩施市的恩施大峡谷景区是一家获批于2015年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恩施州经济实力较强,2024年GDP1661亿元居湖北13个地级行政区第11名(高于随州市和鄂州市)。恩施州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恩施州现有恩施州利川腾龙洞景区、恩施大峡谷景区和恩施州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等三家5A级旅游景区。恩施州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8亿元。
位于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的唐崖土司城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恩施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巴文化、土司文化、土(家)苗风情文化等多种文化,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土司城址之一,在咸丰县唐崖镇,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恩施州高等教育较发达,现有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位于恩施市区的湖北民族大学是一所创办于1938年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在校学生22000余人。恩施州有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该博物馆为建成开放于1976年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位于恩施市市区,现有馆藏文物8万余件。

位于恩施市区的湖北民族大学是一所创办于1938年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
恩施州交通便利,有宁蓉铁路、沪渝高速、恩黔高速、张南高速、安来高速、351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设有恩施站、利川站等火车站,还建有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位于恩施市区的恩施站是宜万铁路的中间站,投用于2011年,为国铁武汉局管辖的一等站。位于恩施市郊的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是一座通航于1993年的4C级民用国际机场,可与北京、上海、香港、胡志明市、乌兰巴托市等20多座中外城市通航,2024年旅客吞吐量约179万人次居全国各机场第82位、湖北各机场第三名(仅次于武汉天河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
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位于红河州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一带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云南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是成立于年的自治州,面积329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36万(2024年末),是云南八个自治州中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一州。红河州现有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苗族、侗族、壮族等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哈尼族占全州总人口的,彝族占全州总人口的%。红河州下辖蒙自市、弥勒市、开远市、个旧市、建水县、石屏县、绿春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等13个县级行政区。

位于蒙自市区的红河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78年的省属本科高校。
红河州地处云南东南部,北靠昆明市,东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区,西邻玉溪市,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陆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红河州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海拔在3074米至76米之间;红河州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红河(国际河流,越南入海)、李仙江(红河上游一支流)、南盘江(西江上游支流)等。红河州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錫、铜、煤炭、水泥用石灰岩等矿产丰富,现有錫剩余储量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个旧市錫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而有“中国錫都”之称。红河州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滇南生物基因库”之称,森林覆盖率57%,人均森林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有云南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云南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红河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7%,是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
位于建水县城的建水学政考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河州是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自治州,2024GDP2985亿元居全国各地级行政区第112名、全国30个自治州第一名;红河州的蒙自市、弥勒市、个旧市和开远市均入选2025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榜单(由竞争力智库与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红河州的经济以有色冶金、食品加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红河州盛产稻米、甘蔗、油菜籽、葡萄、石榴、芒果、荔枝、蓝莓、蜜柚、芒果、柑橘、李、桃等农林产品,弥勒葡萄(弥勒市)、红河棕榈(红河县)、蒙自石榴(蒙自市)等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红河州旅游业发达,2024年游客接待量9034万人次居云南16市州第三名(仅次于昆明市的大理州),旅游总花费1102亿元居云南16市州第四名(仅次于昆明市、大理州和丽江市)。
位于泸西县的阿庐古洞风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阿庐古洞是一座喀斯特溶洞,有“云南第一洞”美称。
红河州交通设施建设较好,有玉蒙铁路、昆河铁路、南昆高铁、广昆高速、个元高速、羊鸡高速、开河高速、蒙屏高速、219国道、326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设有蒙自站、个旧站、弥勒站、河口站等火车站。位于蒙自市区东郊的蒙自站是昆河铁路、昆蒙城际铁路的交会站,投用于2014年,现为国铁昆明局管辖的三等站。位于弥勒市东风农场普龙村的弥勒站是南昆高铁的中间站,投用于2016年。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县县城的河口站是昆河铁路的终点站,投用于1908年,为国铁昆明局管辖的四等站。
位于蒙自市区的蒙自站是一座投用于2014年的火车站,为国铁昆明局管辖的三等站。
红河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有建水文庙(建水县)、纳楼长官司署(建水县)、建水朝阳楼(建水县)、建水双龙桥(建水县)、建水学政考棚(建水县)、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建水县)、建水土主庙(建水县)、蒙自玉皇阁(蒙自市)、新安所古建筑群(蒙自市)、迴澜桥阁(石屏县)、五家寨铁路桥(屏边苗族自治县)、开远发电厂旧址(开远市)、开远长虹桥(开远市)、红河哈尼梯田(元阳县)等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阿细跳月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河州旅游景区建设较好,现有46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有建水文庙景区、建水燕子洞风景区、建水学政考棚景区、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弥勒可邑小镇景区、开远凤凰生态公园等14家4A级旅游景区。红河州建有红河学院、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位于蒙自市区的红河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78年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2000余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