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大街小巷,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街巷是城市最基础最普通的组成部分了,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它们是最早见证城市历史发展的一批见证者了,而它们的名字更是蕴含着浓厚历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张家口一些街巷的名称和它们的由来吧~
拍于1940年的大境门南约200米处的清代大牌坊
据史料记载,张家口最早的街名大概要数"堡子里"(张家口堡)了,张家口堡建成之后,数百年间多次扩建增筑,明清两朝的时候,堡中一直驻扎着大批军队,俨然是座"武城"。城堡外民房日增,商贩云集,天长日久形成了市街,人们就俗称这里为"堡子里"。与城堡相关的街名,比如说东关街、北关街、南关道、南城壕、东门口等等也逐渐出现,它们很多名称依旧沿用至今。
现在的张家口堡景区
张家口堡牌楼
武城街
武城街建于明代成华年间,在二百年前此街北口曾矗立过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武城盛景"四个大字,于是得名武城街。
武城街街景
怡安街
1909年京张铁路的通车,张家口车站附近土地飞涨。梁炎卿、陈祝龄等看到商机,组建了张家口"怡安房产公司",修建了以怡安街为主干的商贸区域,这里便被命名为怡安街,成为张家口当时最繁华的地段。
怡安街过去的街景
宣化大道
明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1年,在此修建张宣驿道,故名曰宣化大道。
现在夜晚川流不息的宣化大道
东河沿街
1932年,修筑清水河坝以后,此处逐渐形成为街道,故名曰东河沿街。
东河沿街景
新华街、明德街、至善街
这三个街旧街名来源于《大学》一书的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华街原名为新民街,解放后改名为新华街;明德街在1925年叫边路街,1928年改名为明德街;而至善街则在1919年以前为河道,1928年始筑街道取名为至善街。
现在的新华街街景
1957年的明德北街
教场坡
清乾隆年间,在张家口堡的西南设有教场,建有演武厅、操练台,此处便是今日的"教场坡"。
晚清教场新春阅兵
西豁子
堡子里的西城墙在一次崩塌后,形成一个豁口,行人从此过往,日久天长,遂称此地为"西豁子"。
西豁子旧时留下的土墙
张家口许多街巷是因为街巷中有某种作坊或者店铺而得名的,比如说当铺巷、面铺巷、肉铺巷、碱店巷、风箱巷、瓦盆窑等等,缸坊巷则因制作酱、醋、酒、咸菜的不同而有好几个。
当铺巷
有的街巷因为它们的形状便成了恰如其分的天然地名:一人巷长而狭窄,只能容一人穿行;口袋巷口小里大,形同口袋;轱辘把巷,形状就像一只轱辘摇把一样。
轱辘把巷
有的街巷曾经是繁华的市场,如今虽说变成了居民区,但仍依旧使用旧名,比如人民市场、东市场、南市场、解放市场等等。
桥西大市场
随着张家口市区的扩展,昔日郊外的农田、菜园、坟地渐渐被新的建筑取代,很多街巷不复存在,但是张家口市区的一些公共汽车站名、商家店名、学校等仍然延用老街老巷的定名,足以见得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迹对现代人的影响之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