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屋“爆改”!
肇庆这些村正在上演
“向往的生活”!
PART.01
百年古村活化改造
在高要区新桥镇湾边村,
随着外立面提升改造、
村史馆落成和古树公园建设等,
村容村容貌已焕然一新。
近年来,湾边村积极探索,以推动传统建筑空间转型为创新思路,活化改造旧酒堂,将传统酒堂空间向“文化传承+现代服务”复合功能转型,打造出既延续历史文脉又焕发现代活力的乡村文化地标——湾边村史馆。
馆内设有村落起源、农耕传承、
非遗传承、党建文化、研学阅读、
休闲运动六大区域。
△以上两图 伍坚朋 摄
步入湾边村史馆,
“和美湾边 源远流长”映入眼帘,
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乡土文化扑面而来。
一件件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
生动地讲述了该村的历史脉络、
发展变迁和文化记忆。
正是这个小小的村史馆,
不仅盛满了村民浓浓的乡土情怀,
更成为传承乡土文化、
凝聚村民情感的精神家园。
湾边村史馆更与毗邻的梁氏大宗祠相辅相成,在古老祠堂中定期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和非遗体验项目,共同构成服务村民的文化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村史馆与养老中心、活动中心相融合,为村中老人提供休憩娱乐的良好场所。
△以上2图 黄绮雯 摄。
PART.02
旧屋爆改饮品店
在“百千万工程”席卷南粤乡村的热潮中,
德庆县悦城镇奇槎村的
一间闲置旧屋,
摇身一变成为充满乡村风情的饮品店,
让乡村闲置资源“活”起来,
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梦丹 摄
这处旧屋曾因长期无人居住
而日渐破败,周边杂草丛生,
成为村庄里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
为这处旧屋带来了新生。
当地积极探索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路径,
决定对这处旧屋进行改造。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改造后的饮品店
既保留了旧屋的原有风貌,
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
重现岭南民居的古朴韵味,
二楼窗边的位置正对着西江,
凭栏远眺可见江水滔滔、船只往来,
落日时分更是满室霞光。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在室外临江而建的遮阳篷,
为游客提供了惬意的休憩空间,
“江畔有奇槎,山水看不厌”
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语,
不仅道出了奇槎村的美景,
更增添了饮品店的文化气息。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相框型的打卡点,
成为了游拍照留念的热门地,
搭配着富有乡村特色的墙绘,
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巧思,
无论是村民茶余饭后的闲聊,
还是游客歇脚品茗的时光,
都能在这里找到惬意。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为了让饮品店更具辨识度,
以“奇槎村”村名为灵感,
打造“奇遇槎吧”果茶饮品品牌,
让每一杯饮品成为,
乡村味道的载体。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来这里不仅能喝上一杯清爽的果茶,
还能一站式购入当地特色龙母特产,
把悦城的烟火气和文化底蕴,
一起打包带走~
△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PART.03
闲置土地变身文旅新名片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以来,
肇庆各地围绕农房风貌提升、
土地综合整治、
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
以高要区、四会市等地为例,
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土地,
激发乡村活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如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盘活了
112家闲置农房和古村落群,
打造了集屋顶咖啡、共享茶室、自助民宿、
特色美食店等一批众创经营性项目。
△铁岗社区。陈彦成 摄
由旧民居巧妙改造的
全省首创“屋顶咖啡”,
自2024年6月开放便成为
当地群众休闲的网红打卡点。
△2025年4月14日,央视综艺节目《乐在旅途》第三季到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屋顶咖啡取景拍摄。陈彦成 摄
四会市罗源镇将闲置清拆空间
与农林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
利用美学思维对罗源镇石寨村的
闲置地和旧农宅改造,
围湖而建一批月球风露营设施,
打造出离城半日古树矿坑露营地。
△离城半日古树矿坑营地全貌。图源 四会发布
当前,罗源镇正推进古树营地二期建设
和古树森林公园联动创建
3A景区项目深度结合,
积极盘活罗源中学旧校舍打造新民宿产业集群,
石寨村已获评肇庆市A级旅游乡村,
人面果产业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
一步步让这座 “广东魅力古树乡村”
逐渐成为休闲旅游的新名片。
△罗源镇利用美学思维改造旧农房成为新农宅。通讯员供图
当“爆改风”吹进闲置地,
我们期待能看到一个又一个
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来 源:高要发布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四会发布
编 辑:李雪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