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清代诗人钱南园的诗句,道尽了通海秀山的山水神韵。这座与金马山、苍山同列的云南四大名山,虽无五岳之高,却以“秀甲南滇”的美誉,成为滇中独有的秘境。
秀山之秀,首在草木。94%的森林覆盖率让山体四季常绿,宋杉苍劲、元柏挺拔,千年古树如活化石般守护着山林。山北竹径通幽,山南古松如盖,东坡杉栗青翠,西麓松林幽静,步入其中便沉醉于天然氧吧。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萧萧,冬日枝干奇崛,四时之景皆有韵味。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秀山最绝是“匾山联海”,250余块明清匾联、碑刻遍布亭台楼阁,楷隶行草俱全,堪称露天书法博物馆。清凉台“惠我双湖”匾额气魄雄浑,回文联“秀山轻雨青山秀”巧思天成,历代文人墨客的才情让山水更添雅韵。汉始建寺,元明清扩建,儒释道三教建筑在此共生,涌金寺的元代佛塔、还鹤楼的隐居雅韵,一步一景间皆是千年文脉。
登至涌金寺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通海县城屋舍俨然,山、城、海融为一体。徐霞客盛赞的茶花虽已不存,杨慎“山茶竞开如火燃”的诗句仍在流传;朱德元帅笔下“林茂似玉壶”的景致,如今依旧动人。
下山时,山脚下的通海米线香气扑鼻,山水之灵与人间烟火在此相融。秀山的美,是草木的清润,是建筑的古雅,更是文脉的悠长,让人来了便不想离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