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
泽城驿站 记者 张浩亮 摄
群山环抱,清漳蜿蜒,在左权县泽城村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驿站,工作人员小曹正忙碌地接待游客。“送完孩子走两步就来上班,月入2000多元,顾家挣钱两不误。”她笑着说。这座依山而建的驿站,已成为她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驿站”。
初冬时节,行驶在蜿蜒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座座独具特色的乡村驿站作为重要的服务站点,散落在1337公里的风景线上。
今年年初,我市将“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建成一批特色乡村驿站”列为民生实事。如今,像泽城这样的驿站,全市共建成10座,全部正常开放,圆满完成省定任务。市文旅局组织专家对照建设规范和验收标准逐个验收,10个项目全部合格。
为确保这一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各县政府分管领导积极协调,文旅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市文旅局联合8部门制定印发《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进度月报和两月一轮督导制度,形成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全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市县文旅部门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可持续运营模式。目前,10个乡村驿站已累计服务群众13万人(次),真正成为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服务游客的“驿站”、带动增收的“平台”。
泽城驿站的开放运营是全市驿站建设的生动缩影。依托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核心区位优势,这里串联起太行山水资源与古村文化肌理,构建“服务写生、带动产业、惠及民生”的发展闭环,辐射周边21个村落、200余个写生点。
左权县十字岭乡村驿站升级为集“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文化展示、游客休闲体验、产业赋能增收”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以“红色基因铸魂、乡村文化赋能”为核心,让红色文化可感可触、乡村文化鲜活生动。
踏入和顺县天凯庄园乡村驿站,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瞬间旅途的疲惫赶走。天凯驿站为“一心两轴多片区”的空间格局:“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公共休息、医疗急救等基础服务;“两轴”分别为文化展示轴与生态景观轴;“多片区”则涵盖停车区、休闲区、农产品展销区、特色餐饮区等功能板块,驿站功能齐全,服务体系完善……
这10座乡村驿站联通全市52个A级以上景区,覆盖非A级旅游资源99处,不仅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基础服务,更通过民俗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非遗技艺体验等特色内容,让游客在旅途中深度感受晋中的风土人情。今年成功举办的2025年环山西自行车骑游大会、“表里山河万里路”第二届环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越野车巡游及集结赛等赛事活动,通过这些驿站有效激活了太行旅游板块发展动能,擦亮了“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
从交通廊道到经济走廊,从途经地到目的地,这10座乡村驿站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让这条蜿蜒于群山之间的旅游公路,真正成为造福沿途百姓的民生路、幸福路。
记者 闫淑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