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
距成都百余公里的绵竹市清平镇,
凭借平均26℃的凉爽气候和优良生态,
成为炙手可热的“避暑天堂”。
旺盛的避暑需求不仅带火了当地旅游,
更催生出蓬勃的“避暑经济”,
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7月15日,尽管是工作日,但通往清平镇的道路上却车流不断。进入镇域,顿觉清风拂面。在童话广场,一场以“童话筑梦 仙境萤绕”为主题的清平·萤飞梦幻童话嘉年华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云裳童话·清平巡礼、情景剧《童话奇遇记》、快闪《科目三》《APT》等节目轮番上演,将梦幻光影、童话故事与生态美景相融合,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夏日奇遇体验。
“这里风景怡人,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德阳游客王珊说,趁着孩子放暑假,她特意带家人过来避暑,感受清平的夏日魅力。
避暑游客的涌入,为清平镇的民宿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红墟里”民宿,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成都游客龙安虹闲坐在大厅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慢生活。
“我们是专门到清平来避暑的,小朋友可以坐小火车、看萤火虫、畅快戏水,玩得很开心。”龙安虹说,这里的松弛感让她和家人来了都不愿意走了。
“近段时间,四川多地持续高温,我们12间客房全部住满了,大多数都是回头客。”民宿主人付晓是清平镇银杏社区人,随着家乡民宿产业的崛起,2023年她辞去外地工作返乡创业。通过对自家房屋重新设计装修,充满热带风情的特色民宿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居体验。
临近中午,院通村“福地山庄”民宿主人马正平在厨房忙得脚不沾地。“7、8月的房间基本上提前1个月就要预订,很多都是来自成都、绵阳、遂宁、德阳的游客,一住就是七八天。”马正平说,他家的民宿有25间客房,可同时供50多名游客入住,还包一日三餐,很受游客欢迎。
游客李云彩去年到清平避暑后,今年又如约而至。
“这家民宿环境优美,主人很热情,对我们老年人也很照顾,有家一样的感觉,吃住很放心。”李云彩说,市区都快40度了,这里才26度,晚上睡觉还要盖薄被子,很舒适。
在星空下露营,于民宿里休闲,去水乐园畅游……如今,清平镇巧用绿水青山“清凉”资源,不断“解锁”消夏新模式。
在盐井村,玻璃水滑道吸引了大批前来体验惊险与刺激的游客。坐在漂流艇上沿玻璃滑道而下,就好像悬浮于空中溪流任意穿梭在山林之间,既可尽情领略和享受大自然的醉人风光,又可体验S型、C型弯道和连续弯道回转等带来的别样乐趣。
紧邻玻璃水滑道的水乐园更是“含凉量”爆表。在造浪池内,一重又一重的浪花拍打在游客身上,如同置身于海浪中,肆意享受夏日的激情。
清平镇“避暑经济”的火爆并非偶然。近年来,利用地处高山峡谷、自然气候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95%等优势,该镇以“一个景区、多个园区”思路,打造了“26℃金色清平”避暑旅游胜地,通过资源整合、景点串联,推出康养避暑游、研学避暑游、休闲避暑游等不同主题的避暑旅游产品,把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稳定、高黏性的客流量,把宝贵的“清凉”资源变成优质的“火热”产业。
好资源更要有好服务。为迎接夏日避暑高峰,清平镇在硬件提升、服务优化、活动引流等方面做足了准备。持续完善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餐饮、民宿提档升级,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接待品质;精心策划各类文旅活动,丰富游客体验。通过多元投入、多方受益,打造“全域旅游生态圈”,让群众共享文旅发展红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