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二郎坪镇在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约五十余公里,这里为伏牛山的深山区,青山叠翠,万山回旋,溪流潺潺,风光秀美。
二郎坪镇南边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汉王城村”,以前路过的时候,感觉这村名怪怪的,如果真的与汉王刘邦有关的话,距今已经二千多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落。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是否还保存着古城遗址?
今年夏季,天气酷热,我再一次从马山口沿省道前往二郎坪,经过汉王城村时,便特意前去探寻。
路边住着几户人家,刚好遇到一位老乡,他说他小的时候,汉王城还残存着高高低低的夯土城墙,下面有十余米宽,上面有四五米宽,有的地方还有四米来高,伙伴们经常从上面往下跳。
这户人家旁有一座小桥,叫柏树庙桥,顾名思义,附近肯定有古柏,古庙,一打听,果然如此。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根据老乡的指引,我终于找到了汉王城遗址,它坐落在两座高山之间约四五米高的土岗上。

上面已经开垦为农田,我登上高岗,沿着田埂转了一圈,在半坡处发现了很多灰色的瓦砾,陶罐残片。
站在上面远望,古城气势盎然,南北山谷开阔,东西巍峨的群山环抱,在此驻守,可以阻挡北边,西边的来犯之敌。

根据史料判断,此地很可能为一座战国古城,战国后期,秦楚丹阳大战,楚国大败,为了阻止秦军东进,楚国便在此筑城屯兵,作为护卫郦邑,宛城的外围屏障。
那为何此城被称为“汉王城”?
这还得从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与众将的约定说起。
主将项梁在定陶被杀害后,秦军主力开始围攻赵国,楚军士气不振,楚怀王为了激励将士,便与众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楚怀王与诸位老将商量,沛公忠厚老实,便封他为武安侯,让他带兵西行入关。
这样,刘邦就捡了一个大便宜,趁宋义,项羽去和秦军主力作战之时,自己却率领人马一路向西攻去。
刘邦本打算走函谷关,可义军在洛阳受阻,只好南下,经鲁阳至南阳郡,出武关。《史记》记载,刘邦率领部下围攻宛城,同样久攻不下。
这时,南阳郡守的舍人陈恢出城面见刘邦,劝他采用约降的办法,让南阳郡守换换旗帜,这样既避免了伤亡,又免去了西去的后顾之忧。
只要你讲的有道理,不管谁提的建议我都采纳。这也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这样,刘邦就带着他的几千人马西行至丹水,把军队驻扎下来,在此招兵买马。他采用同样的办法降伏了周围的西陵,胡阳,淅,郦等城镇。
二郎坪离丹水不远,刘邦的军队肯定也前去占领并停留一段时间。只是不知道两地之间是否有古道?不知道汉王城当时叫什么名?
此时云雾散去,烈日当空,我又匆匆向柏树庙赶去。

沿着乡间小道,行走近百米,远远就能看到几间破败的小庙前面,挺立着一棵郁郁苍苍的千年古柏。
这座庙因古柏而得名,因此叫柏树庙。
遗憾的是,小庙所在的院落大门紧锁着,不能近前观看,我分开荆棘,走到院落东侧,伫立良久,怅然离去。
战国古城,千年古柏,古树,引人遐想,这里也曾是人烟辐辏的繁华之地。
中午在二郎坪镇上吃饭时,听苗大哥说,黄花墁石奇,景美,也有很多古树,是一个探幽访胜的好去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