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冲浪的时候看到一条推文,忽然被戳中了心声。
“求求了,能不能在前滩和西岸之间造个桥”
“白天在前滩搬砖。”
“晚上走走路或者骑个单车就能去对面梦中心喝个小酒吹吹江风”

而抱有同样呼唤的网友似乎不在少数。
有些是隔江相望的打工搭子,只想中午一起吃个饭;
有些看着就在对面的家,含泪转头骑行一公里下地铁。
帖子发布在前段时间的上海花展,看到那张动态照片,好像可以和博主一起站在落日时分的前滩,对面的西岸梦中心融化在蓝调光晕里,地面灯光影影绰绰,像是求而不得的慢生活。

图源小红书
浦东前滩和徐汇滨江都受益于上海世博前后的土地整理,以及近十年沿江发展带外扩。
但就像一双手掌,在浦江两岸表演出了镜像双生。
01

合则为王的黄金三角
前滩实质上拥有一个上海各个滨江带都不具备的优势:交通。
6/8/11/19(规划中)四条地铁线路在此交汇,联通上海各区都畅通无阻,甚至可进一步衔接到昆山;
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两大车行跨江路线;
上中路隧道,龙耀路隧道,打浦路隧道三条越江隧道;
南北高架和中环路高架纵横交错。

前滩板块在众多滨江中交通便利独树一帜
但即使是这样繁多的跨江联系方式,我们心中仍然从未将两侧滨江视作紧密联络的板块,毕竟打工人还在发帖询问能不能造桥。
其中,或许有浦江流淌而过划下的心理隔阂,或许有浦西一张床这样经典贯口的认可度分歧。或许,就是来源简单直接的行政区划各立门户。
回看那条召唤了诸多共鸣的帖子,打工人并非真的认为江对面遥不可及。
而是城市不同板块定位进一步分化发展后,不同功能在超大城市尺度被拉远,因而抬脚不可达的心理暗伤。

从前滩公园看徐汇滨江,图源网络
浦东后滩-徐汇滨江-浦东前滩,在上海一江一河规划中被定位为第二个黄金三角。
这些在工业锈带或者工厂农田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板块,没有历史包袱,也还有发展余量。如果浦江两岸相对割裂各自为战的局势想要变一变,这里确实是最好的位置。

一江一河,两个黄金三角
想象一下。
既然都说上海地倾西南,徐汇滨江加前滩两个板块开发量约13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小陆家嘴。在办公、人口、消费能级上都已经实质上可以跟上海核心中的核心掰一下手腕。
那么联合之后,或许这一大板块就可以变成扼守整个西南重产业的桥头堡。
近则坐拥漕河泾张江;
远则快速直达虹桥浦东两大交通枢纽,直接和传统中心分庭抗礼。
而在楼市等高线图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弥合行政区划之后,黄浦江上下游两个价值高地已经悄然成型。

02

国际右岸,上海左岸
作为今天的上海烫的发紫的滨江带,浦东前滩和徐汇滨江都必须榜上有名。但种下的刻板印象却称得上南辕北辙。
前滩有太古里顶奢压阵,直接把消费能级提到南京西路-淮海路一线。
虽然有东方体育中心常年不断的歌声,但游走在前滩各栋商场的餐馆,坐下来就能听到隔壁桌谈论着疑似不不该听到的工作。
“这礼拜和GM review,你dashboard上还有要update的吗?”

也许八卦之前最好环顾四周确认都是陌生人,图源网络
根据高力国际2025一季度数据来看,前滩外企入住率已经达到50%以上,办公空置率更是表现优异,次核心区中仅次于花木。
可谓三尺剑锋之前没有敌手。

左:2025一季度平均租金;右:2025一季度空置率
相较而言,徐汇滨江没那么高调,这段时间人工智能北斗七星猛刷存在感之前,徐汇滨江的办公一直相对低调,在早年完成产业导入之后就转移了宣传重点。
与此对应,独步上海的水岸商业让徐汇滨江反复刷上首页。
临江商业不少,但与江岸融为一体,能吹着江风、拍照打卡、遛宠遛娃、散步运动的地方,又只能看向徐汇滨江梦中心。
在800米亲水岸线上,文艺和城市户外各有天地,对面的前滩和卢浦大桥也是入画一景。

图源网络
03

文化先导还是基建先行
回看一条浦江分隔出的左右手,对映出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城市更新发展策略。
徐汇滨江的发展略早一步,借2010年世博会契机完成了沿江土地收储和岸线改造,随后喊出“巴黎左岸”定位标杆,让龙美术馆领衔了整个上海看展风潮好多年。
之后七年整个11.4公里滨江逐渐贯通,整整50万平方米公共空间,10万平方米亲水平台,连续不断20座文化艺术场馆,奠定了基本空间基调。

艺术西岸分布图,图源网络
随后办公和住宅开始了虹吸式的人口导入。
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和西岸金融三足鼎立。
住宅新房就在这样的环境托举中,从2015年8.1万/㎡的成交均价, 一路上扬来到了2024年的15.5万/㎡。
几乎翻番。

随着滨江最后一块住宅宝地,绿城 潮鸣东方全盘一次性推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恐怕还是高举高打,逐渐深入徐汇腹地,转头拥抱核心板块。
这样来看,徐汇滨江似乎也只在拥抱打工牛马的傍晚和周末。

亲民又不亲民的徐汇滨江,图源网络
前滩则要走得更加传统。
在2012年被定位为“下一个陆家嘴”的时候,偌大的前滩还只有东方体育中心和成片荒地。
接下来的五年里,前滩一次性建成28条道路,1平方公里的绿地,以及引入国际学校和医院。
陆家嘴集团充分吸收了上一轮开发经验,全情投入到一个国际、宜居、综合的新中心建设中。从2017年第一批办公楼竣工入市,前滩的办公热度居高不下。

然而真正前滩的住宅沉寂已久,给外企高管布局的高端长租公寓空置率几乎为零,轮候期半年乃至一年,住宅却在九宫格之后再无发声。
虽然当年有海德一号等项目在上海楼市最火热的时候圈住了一波顶格积分入场的买家,如今到了交付的时候却落得一地鸡毛。
这段新房空白期给了前滩腹地住宅乘势而起的绝好良机,世博、新杨思、三林等板块大量住宅不间断入市,填补上了打工人需求。
仅2022年到2024年三年,三大板块联手新增供应商品房接近50万㎡,新增供应套数三千六百多套。

上个月翡雲悦府认购率412%也可以算是前滩、或者浦东打工人需求的集中体现。
这样看来,似乎前滩牛马在这里可以有安居,有乐业。
用潮流词来说,中间缺的生活谁给我补呢?
换句话说,不同的规划发展路径,让徐汇滨江和浦东前滩都打出了自己优势长板,而在当前多样化功能补足阶段,城市使用者自会用脚投票。
04

步行桥太远,那缆车呢
打工人只管先畅享起来,落地的思路还需要慢慢考量。
慢行桥,轮渡,甚至缆车等等方案都能在历史新闻中翻出些蛛丝马迹。桥下还要通航,轮渡已经有了单边码头,剩下关于缆车的传言,已经在黄浦江上空飘荡了好多年。
作为同时期并列提起的工程计划,双子山已经在世博文化公园全面开放。
早些年随着西岸金融城方案圈了一波关注度的缆车却还在沉寂。

网传西岸金融城效果图
无论是桥还是隧道,快速交通刺激的是经济和产业。
而真有一条横跨两岸的慢行交通,才能安抚两岸隔离的烟火人心。
你会希望这里真的有一座“桥”吗?
转自一房一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