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艰苦卓绝’,在这里呈现得如此具象而真实!”近日,在位于泰顺县泗溪镇白柯塆村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内,一群群身着校服的学生目光灼灼、络绎不绝。馆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草鞋,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将烽火岁月拉至眼前。今年以来,该镇红色旅游累计吸引游客7万余人次,旺季时单日接待量达2000余人次。
据悉,今年泗溪镇创新打造了一条“可触摸历史、可感知生态、可参与产业”的红色精品农文旅路线:依托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强大辐射力,突破红色资源零星分布瓶颈,推动革命旧址横向联合,打造有机贯通的红色旅游区块;将革命旧址的厚重历史、山野田园的灵秀风光与杨梅产业的蓬勃生机无缝衔接,定制爱国教育、农耕体验、意志锻炼等特色主题路线;立足革命老区禀赋,促进红色资源与生态、文化、研学、旅游及特色农产品深度融合。“很多游客来纪念馆参观后,经常询问周边是否还有其他景点,我推荐点位有限。现在有了这张路线图和点位介绍,清晰明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负责人雷旭说道。
泗溪镇的红色基因正化作振兴乡村的蓬勃力量。前不久的杨梅季期间,层叠翠岭间的星火梅韵杨梅园——“浙南晚梅”紫红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浮动着清甜。新鲜采摘的一颗颗杨梅,被麻利地装入印有“泗溪”标识的精美礼盒,奔赴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目前,该镇杨梅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年产量突破3000吨,年总产值跃升至9000万元关口。在销售旺季,精品浙南晚梅单价最高可达55元/斤,均价稳定在24元/斤上下,不少种植户年均销售收入突破30万元。
“在这条旅游路线的带动下,周末游客翻了好几倍!”星火梅韵杨梅园负责人陈孔旺翻着账本介绍,杨梅季期间每天都有三四百游客过来体验采摘、购买杨梅,每斤杨梅零售价格能比批发价格多出5—10元。加入红色精品农文旅路线后,客流激增带来收入大增,这已成为众多农户的共同体验。
据悉,泗溪镇将在丰富路线内容上再下功夫,如植入沉浸式红色数字剧本游场景,推出系列红色主题活动等,同时深化“浙南晚梅”产业链建设,加强冷链保鲜技术,持续发挥晚熟优势,打响“浙南晚梅”品牌,让“浙南红”带动杨梅红,助力乡村振兴。
供稿: 温州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