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丁晨
通讯员 何宇炀
累计接待总人数264.31万人次,同比增加12.66%,六上央视,多次登上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庆中秋假期,东湖风景区交出亮眼答卷,人气再创新高。
六上央视 千年文脉激活名湖底气
假期里,东湖的文化魅力通过央视镜头持续绽放。湖北省博物馆内,《遇见勾践剑》全息投影和真人表演相结合让越王勾践剑“跃”出剑鞘,《穿越青铜纪》VR剧带领观众“触摸”两千年前的工匠技艺。央视《24小时》《经济半小时》分别从预热与深度报道角度,解码楚文化的创新表达。
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场景同样备受关注。《晚间新闻》聚焦听涛景区升旗仪式,数百名游客自发合唱《歌唱祖国》,国旗在梨园大门冉冉升起的画面传递家国温情;《新闻联播》“美丽中国”栏目中,东湖波光潋滟的生态画卷铺展;《经济信息联播》“假日璀璨夜”连线武汉欢乐谷,惊奇非遗集会与“飞天凤凰”长空秀点亮夜空;中秋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里,东湖日出东方千帆竞发,古风画舫挂国旗、智能游船载“中国红”破浪,将“山河锦绣”具象化呈现。
近悦远来 全民共享的生活美学
“清晨五点半到凌波门,发现游客手中的国旗比朝霞还早挥舞起来。”10月1日,广州游客陈先生凌晨三点起床本为拍日出,却被现场熙熙攘攘的人潮共同合唱《歌唱祖国》的氛围打动,“这不是看风景,是和全国朋友们在湖风里共写‘祖国'”。这样的场景,成为假期东湖的日常。
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交融随处可见,磨山景区楚风汉韵间,13岁的武汉女孩莉莉挨个打卡藏在楚文化风景间的寻宝总动员点位,江西游客登高望远聆听编钟新曲,感叹“团圆是文化血脉的绵延”。听涛景区“躺营区”里,湖浪与音乐合奏休闲乐章,上海游客一边听涛声阵阵一边惬意拍着视频。马鞍山森林公园地肤草由绿转黄,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落雁景区走人棋鸟岛迎来首批西伯利亚鸬鹚,大批游人观鸟赏景。
中秋夜的东湖更添浪漫。古风游船划开波光,船尾飘出古筝琵琶合奏,湖心“楚天神鸟”航模腾空,灯光勾勒出振翅轮廓,游客惊呼与浪声交织。东湖绿道国旗招展、市集热闹,东湖沙滩“夹月饼挑战”、武汉欢乐谷“惊奇非遗”纸艺摊、东湖海洋世界水下“太空宇航员”升旗表演、武汉植物园绣球花海浪漫非凡……传统与潮流在此碰撞,构成人民乐园的鲜活图景。
默默守护 细节里的全域安心
264.31万人次游客的顺畅体验,背后是一群守护者的默默付出。梨园文旅联勤服务站指挥中心巨幅屏幕实时跳动客流、车流、车位、游船轨迹等数据,各部门负责人现场指挥,实现全域“可视化”调度。为保障“快达慢游”,东湖完成光谷大桥慢行道改造、鲁磨路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等工程,上线智慧停车系统,系统布局交通优化措施,游客还可通过“云上东湖”查看实时车位信息。
服务细节更显温度。磨山游客中心讲解员嗓音沙哑仍耐心解答婴儿车租赁、卫生间位置等问题;东湖绿道巾帼服务队队员徐欣怡为擦伤孩子应急涂药,“节前专门学了急救,就怕游客需要”;城管队员整理乱停共享单车,文旅公司动态调运观光车保障运力,消防检查组穿梭各大景区排查安全隐患……游客评价:“停车方便、交通顺畅、服务贴心,体验超出预期。”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