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位于河北省的大运河沧州段秋意正浓。天津游客宁丽杰周末来到这里。热气腾腾的火锅鸡端上桌,蘸着醋和蒜泥的鲜香酸辣味道让人满足。宁丽杰手持印着“新华美食美景地图”的特制房卡套,在“0317火锅鸡地标店”盖上专属印章后,按照地图继续美食行程。“跟着地图打卡很方便,既能尝到曹记熏鸡、尚食斋茶汤等非遗美味,又能逛补山楼、荷花池这些大运河沿岸的历史地标,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沧州城的暖人风情。”宁丽杰说。
沧州市新华区推出的“新华美食美景地图”深受外地游客喜欢。据介绍,游客在沧州市新华区31家酒店入住后,可领到一张印着“新华美食美景地图”的特制房卡套。“0317火锅鸡、曹记熏鸡、白二林酱牛肉、尚食斋茶汤等美食点位均列在其中,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清真北大寺、沧州州衙官署遗址补山楼等大运河沿岸的历史地标也标记了乘车线路。”沧州市新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立冬介绍,多家特色商户联合设置专属印章,游客盖满3枚以上即可兑换礼品。
“宝藏美食、小众文化点位,处处流露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值得一逛。”北京游客张萌和家人按照“新华美食美景地图”游玩,集齐专属印章,还获得了火锅鸡礼盒奖品。
沧州市活化大运河文化,玩出了“多点发力、全域联动”的精彩花样。大铁狮武学文化馆的“运河武风”体验项目受到游客青睐。“武耀南川”武术交流活动上,游客可以跟着练上几招,在一招一式里体验沧州武术的刚劲魅力。非遗项目张英英面塑、爱洋洋手工编织、释心斋葫芦烙画等技艺直接搬进景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英英的工作室每周有3场体验课,手把手教游客捏出醒狮、运河游船面塑。清风楼旁的郎向阳相声社推出“运河故事”专场,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还品味了“镖不喊沧”的典故、老城变迁的趣事,感受了运河文化的厚重底色。
同时,新华区串联起生态产学研种植园、垂钓园、村史馆等乡村资源,推出蔬菜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城区看非遗、乡村享休闲,既丰富了旅游体验,也带动了乡村消费。
“从沧州火车站出来骑上自行车,10分钟就可以吃到沧州名吃‘狮子头’,12分钟就可以到南川老街登船游运河,这种便捷体验很难得。”北京游客郑珺遥说自己非常注重旅游体验感,交通便利、出行方式丰富,是她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新华区借助沧州公交30余条跨运河线路优势,加入观光旅游专线,配合共享单车微循环系统,让游客30分钟内可达任意打卡点。今年以来,新华区旅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6.61%。民族路美食街上的特色美食门店游客络绎不绝,茶汤、凉糕、酥糖、烧鸡等美食颇受游客喜爱。
如今的大运河畔虽添几分凉意,但岸边灯光璀璨,各种美食升腾的袅袅热气与市井喧闹交织,衬出格外浓郁的烟火气。下一步,新华区将继续立足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位优势与主城区资源禀赋,加快推进非遗工坊规模化、武术体验标准化、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从“打卡”向“消费”深度转型,让大运河文化释放更大的经济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