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境内有很多神山,吸引着人们去朝拜转山。位于县城东南部80公里处的八堆神山,景色优美,有马鹿在内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还有神秘的宗教传说,是原始生态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胜地。
位于县城南部45公里处的腊久乡的多尼山、夏普山以马鹿、岩羊、藏马鸡为主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多尼山就有马鹿200余只,这里是旅游、科考的理想地。
位于县城东南部36公里处的青多拉山是卓玛朗措湖的发源地,终年积雪,别有一番景色。位于县城43公里处的药王山有上千种药材,是旅游和藏药材的采集地。
位于县城北部45公里处的尼布宗神山和察拉坚赞山是游人不可放弃的旅游景点。从侧面看,尼布宗神山像戴在活佛头上的黄色尖顶帽;从正面看,尼布宗神山像一只仰望长空的开屏孔雀。察拉坚赞山是藏区无人不知的著名神山,雄伟壮观;山下的怒江汹涌澎湃,景色十分迷人!
1.杂纳马峰:藏语意为“黑岩石峰”。亦称“扎拉麻”。位于洛隆县驻地西南。
山麓为天然牧场,牧有牦牛及藏系绵羊。森林资源丰富,有松、杉、桦等树种,风光很美。
2.马鞍山:位于洛隆县城东部95公里处,省道303沿线。传说马鞍山与格萨尔的王妃珠牡的坐骑极为相似,而其马背上的马鞍(山的形状)在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琢下,与真实的马鞍别无二致,故名“马鞍山”。
观赏马鞍山使人感到与自然的异曲同工之妙,其周围山峦的形状犹如珠牡住过的帐篷、烧牛奶的铜锅、羊圈等,妙不可言,游人见到此山无不拍手叫绝的。
3.德尼桑都巴日神山:位于洛隆县马利镇的久休村,省道303沿线。山的形状独特,还流传着美丽的神话。
德尼桑都巴日左边的山如同牦牛的心脏刚被人用尖刀劈开似的,红红的山不偏不倚正好从中间劈成两半。
传说这是藏族英雄格萨尔开山取宝、造福人间时用剑劈开的,当时山里住有饿鬼罗刹。山上有自然形成的许多横排的“嚓萨”(泥菩萨像),有长寿泉和长寿瓶(岩石形状);还有格萨尔向魔鬼射箭时被惊吓的坐骑拔掉拴马的桦树,而将桦树飞到了这里(此处方圆百里仅此一棵桦树)。
站在德尼桑都巴日向右边看,其肚子、胸、脖子、下额、嘴巴、鼻子、眼睛、上额至头发及耳朵无处不像一尊仰卧的菩萨像,神奇极了。据说,每年藏历的五月十五日转此山一圈如同念诵“六字真言”13亿遍,每月十五日转此山一圈如同念诵“六字真言”1亿遍,而藏历每隔12年(逢猴年时)转此山一圈如同念诵“六字真言”100亿遍。这里是游人,特别是信仰宗教的游人绝不可错过的游览胜地。
4.翁西五指山:位于洛隆县城东部35公里处。从正面、侧面任何角度看它都像3个背水的藏家姑娘,故尔当地人称“背水三仙山”,又称“五指山”,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亦有记载,非常神圣。
五指山在康沙镇附近的303省道,在路边可以看到远处有一座“五指山”,其裸露陡峭的岩石像几根手指直插云霄。
如果单独看每一个石峰,又像几个背水的藏族姑娘,因此又叫“背水仙女山”。当地人还传说那酷似背水筒的石峰里至今仍存有积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