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长城门口排着队,周围汇聚着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旅行团。还有一些学生团,看样子像是在开展春游活动。
我们团里的外国游客,八成年龄都在五十岁上下。但他们不热衷于染发,崇尚自然之美,远远望去,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银发团”。
出于对长者的敬重,小学生的团队老师主动为我们让行,示意我们先行进入。
这时,昨天那位金发碧眼的女人走到我跟前,询问道:“他们为何让我们先进去呢?”
我解释说:“这是我们的传统礼仪,讲究尊老爱幼。你们这个团看上去大多是年长者,所以理应优先。”
听罢,她感慨地说道:“你们真有礼貌,真可爱,但是,我有些难过,难道在他们眼中,我们竟是老人家。”
在美国,五十多岁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正值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因此,这位女士的困惑和挫败感很明显地写在脸上。
我十分理解她的心境,骤然发觉自己已被别人归入老人的行列,换做是谁,一时间恐怕都难以接受。
这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第一个冲击。她一边说着深受感动,一边又为自己成为老人黯然神伤。在这个团中,抱有此类复杂情绪的女人不止她一个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士们没有这些心思。他们觉得中国人又友善,又善良,所到之处,都是热情的面孔。
进入长城之后,景区内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广播。这时,另一个女人走上前来问我:“喇叭里在说什么呢?”
我解释道:“广播里在告知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随意丢弃烟头,以防引发山火;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同时提醒带小孩的游客看好自己的孩子避免走丢。”
她听后,脸上露出了吃惊的神情。也难怪她如此表情,美国的公园里从来不会用大喇叭广播注意事项,公园规则在进入时,连同一张地图发到每个人的手上。看来,这是第二个文化差异。
到了第二天,许多人已知晓我和约翰是一对,而不是导游,但他们主动上前和约翰搭话,顺便问我他们的问题。不得不说,他们的好奇心简直爆棚。
有了故宫的教训,去长城之前,我上网搜索了一番建长城的历史,又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复的记了一下。
但是,艾瑞克讲了起来,我的功课又白做了。
我们的脖子上挂着耳机,他的讲解直接传递到我们每个人耳朵里,不会干扰别人。
他说,长城的修建从西周时期就开始了,当时,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开始在边境修城墙,但只是长城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战争频繁,纷纷大规模修筑城墙和关隘,形成了较完整防御体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连接各国长城并大规模扩建修缮。他动用数十万民夫和囚犯,历时数年完成浩大工程。长城不仅是防御工事,沿线烽火台方便传递消息,还能控制边境贸易。
我们一路往上爬,艾瑞克又讲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孟姜女长大后,遇见了为躲避抓壮丁而闯进孟家的范喜良。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然而,成亲当晚,范喜良就被官兵抓走,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决定前往长城寻找他。一路上,她历经风霜雨雪终于到达了长城。但她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从民工口中得知,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首都被填了城脚。
孟姜女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最终,老天爷被感动了,一段长城被哭倒,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终于见到了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
一行人听完,感动不已。
我们终于登上了长城。约翰说,你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是好汉了吧?我说,你哪里称得上是好汉,你只能算成是一个小汉,你知道我们有多少名山大川?
下去的时候,我跟艾瑞克说,“你干脆将我收编为副导游吧。”
他说,好啊。
我们开始往大巴车上走的时候,我就开始张罗,“上车的时间到了。Let's go.”
我还帮他点人数。
回来路上,我们路过秀水街,大巴停好后,导游说,自由购物一个小时。
这里的商贩都会说英语,但仅限于售卖商品时使用,只要能把货物推销出去便足矣。只见此处一片热闹景象,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价还价。
我与约翰步入其中,摊位的摊主便热情地招呼起来。一楼主要售卖丝绸与玉石制品。同行的女士们纷纷被吸引,她们挑选着丝绸睡衣,对用玉石雕琢而成的各类首饰,如耳环、项链等,赞不绝口。显然,摊主给外国游客的价格与当地人不同。
我和约翰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我对他说道:“你不是要买东西给姐姐和妹妹吗?我去谈价,你站在后面,装作与我互不相识。”
他站在那里不敢动,就像唐僧似的,只差画个圈了。
于是,我独自走上前去。然而,服务员早已留意到我与约翰一同进来,便问道:“您是导游吧?您想买些什么,我给您优惠价。以后多带些客人来,我再送您两把扇子。”我赶忙解释:“我并非导游,只想买两个手链。”
好的,我给你同胞价。
那个时候还有很多LV包包,号称是A货,价格乱要一气。
约翰听后说,“我不喜欢这里,我们出去吧。我们交团费的时候说是没有购物的。”
我说,“对,这是大家想买东西,艾瑞克才带大家过来的,你不喜欢,咱们就到门口儿去吧,” 我们两个人就出去了,在门口坐着等他们。
跑了一天,又累又饿,晚上的自助餐丰盛至极,有100多种。我没敢吃太多,却把自己给放倒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